↑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凝(yē)     家(qìng)    子手(ɡuì)   功名未(suì)

    B.惶(xī)     候(cì)     一药(fù)    面面相(qù)

    C.罪(qiān)   防(dī)     一那(shà)   羽扇巾(ɡuān)

    D.脚(liào)   热(mēn)     女佣人(yōnɡ)   鲈鱼堪(kuài)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①你道是暑气喧,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六月飞雪因邹衍?

    ②你不妨说说看,她是梅家的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③他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诡计谋害我的生命。

    ④除非有为众人所敬仰的长者,告诉我可以跟你捐出宿怨,指出这事有前例可援。

    ⑤他们已经同我鉴了复工的合同,你不要再在这里毁坏我的名誉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本书以悟道为线索,以灯录和僧传等原典为第一手资料,精选了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禅宗大德开悟见性的       故事。

    (2)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       ,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3)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      ,我有的是恨,是悔,是我自己受的苦。

    A.因缘   包涵   委屈

    B.因缘   包含   委屈

    C.姻缘   包涵   委曲

    D.姻缘   包含   委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砍掉繁文缛节,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

    B.梅侍萍一生遇人不淑,被赶出周家后,又嫁过两次,但都是很下等的人,老爷应该帮帮她呀。

    C.面对这十年未见的初中时代的同桌兄弟姚凯所发的无名之火,李刚不仅没有埋怨,还举案齐眉,笑脸相迎。

    D.窦娥满心期待着父亲早日取应高中,父女团圆,孰料父亲竟一去十三年,杳无音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人,元杂剧的奠基人,与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B.曹禺的处女作《雷雨》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C.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指《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罗密欧•朱丽叶》。

    D.婉约派词的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天干地支是一种常见的纪时方法。某年是猴年,若用天干地支纪年,该年可能是( )

    A.甲午年   B.丁申年    C.戊戌年      D.癸丑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是一副集句对联。下列各项对下联中人名所做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沧海日,赤城霞,巫峡云,彭蠡烟,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我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司马史,右军帖,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吾山庄。

    A.“少陵”指杜甫,“摩诘”指黄庭坚。

    B.“少陵”指杜牧,“司马”指司马迁。

    C.“摩诘”指王维,“右军”指王羲之。

    D.“右军”指米芾,“相如”指司马相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人行文时,为了把对象写得更具体可感,常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对下面句中加横线词所代替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尽缥缈万卷书              缥缈:代指书籍。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盗跖、颜渊:分别代指好人和坏人。

    C.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战船(水军)。

    D.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诗文中,用典较为常见,下列对相关典故所做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苌弘化碧:说的是周朝贤臣苌弘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因而,后人常用“碧血”一词代指忠贤或冤情。

    B.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说的是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不禁叹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后来,人们常用此词感慨时光易逝。

    C.廉颇老矣:说的是廉颇被免职后,居于魏国。后来,秦攻打赵,赵王想再起用他,便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辛弃疾用在词中,以廉颇自比,意在表明自己有廉颇一样的身体和勇力。

    D.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又因水灾禅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悲啼,直至吐血。因其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带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湖南勇于向“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开刀,通过“九条规定”等规章制度使权力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人称代词比括号里的人称代词更能体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窦娥:地也,(它)不分好歹何为地。——用“你”似乎在和“地”面对面,直接地指责,更能表达人物内心极度的愤怒之情。

    B.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我)有点亲戚——用“我们”淡化了周朴园和“这个人”的关系,更利于表现周朴园尽力掩饰自己的虚伪性格。

    C.周朴园:这么大年纪了,我们(你)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用“我们”拉近了和侍萍之间的距离,表明周朴园良心发现,对过去的过失感到内疚。

    D.国王(克劳狄斯):我们(我)的孩子一定会胜利。——用“我们”拉近了和王后、哈姆莱特之间关系,使哈姆莱特放松警惕,写出了国王的阴险、狡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有关柳永《雨霖铃》的解说,不得当的一项是(   )

    A.词的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作者写景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了离别之意,同时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B.“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却直而能纡,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

    C.“念去去”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去去”二字连用,读时一字一顿,给人一种去路茫茫、道路修远的感觉。词人也借这两句想象了离别后天地的广阔,以此来强自解脱离别之苦。

    D.“今宵”三句虚写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枝头。整幅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堪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称为“羊岱”,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常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①诡计:奇计。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学能文              予作文以记之

    B.称为“羊岱”,不名也       句读不知

    C.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枝枝相交通

    D.汝宜吾此意             默而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B.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C.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D.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3.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每空不超过6字。

    相关事迹

    羊祜的品质

    安边垦田

    (1)__________________

    徐胤当门

    (2)__________________

    邓香归降

    (3)__________________

    陆抗服药

    (4)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2)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中“                   ”几句用互文手法写尽了百姓生活安宁和乐。

    (2)柳永《雨霖铃》中“            ”一句全用名词排列起来,情景交融,抒发了别后的浓浓愁情。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描写古战场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4)《定风波》中最能表现苏轼旷达胸怀、超脱性格的句子是:             

    (5)李清照《醉花阴》中以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的句子是“          。”

    (6)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

    (8)封狼居胥,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宋词的忧伤

    ①宋词如烟,如雾,如雨,湿漉漉地挂满了宋朝的天空。宋词网住了整整一个王朝。

    ②年幼时,便对宋词一见钟情,许多个夜晚将窗帘拉上,挡住了城市的喧嚣,一个人独对宋词。夜,真的静了下来。心,真的空了出来。一颗被尘世磨砺得麻木的心灵变得敏感而热烈。我虔诚地走进宋词的意境之中。宋词以其独特的美感熏陶着我,使我如痴如醉,难以自拔。在反复的阅读中,我发现忧伤和哀愁是宋词的永恒主题。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一位又一位词人将感伤和哀愁填在人生平平仄仄的格律中。词人或许并没有比常人经受更多的苦难,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直、悲悯、敏感和多思,他们的忧伤才具有了更深刻的内容。词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精妙的比拟,清雅的文字整理着自己的忧伤,如同受伤的天鹅不忘保持自己优雅的姿态,一边流泪,一边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③最先向我走来的是词皇李煜。李煜称帝时,所作之词格调并不高。后来,成了阶下囚,消极颓废到了极限,词的艺术魅力也达到了极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隽永的千古名句,在中国人的心里流动了千年。李煜用国家与自身的命运和精神血肉铸造了宋词的辉煌。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④想起宋朝那朵卓绝一世的凄凉之花,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人,她用一支亦秀亦豪的如椽巨笔,勾画出半壁江山。她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父亲的藏书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蕴如竹。她满载着少女的幸福,涉入爱河,与夫婿赵明诚琴瑟相和。他们在琴棋书画金石诗文中共享爱的甜蜜。可是婚后不久,赵明诚在战乱中病亡。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磨难中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她将椎心蚀骨的痛苦和哀愁化为凄凉的文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真正的伤心人,未到真正的伤心处,是断然写不出这空前绝后的哀婉之词的。李清照是深知自己生命的含金量的。她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将故国之思与家亡之恨,抽丝剥茧般进行纺织,化愁为词,为后人留下了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她的词永远被人们传诵。

    ⑤捧读辛弃疾饱蘸血泪谱写的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一遍遍地哭诉,感受到他一次次地表白。他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因尽职尽力而遭灾。国有危难时,招他启用,朝有谤言,又弃之一旁。这是他一生的悲剧。他徒然带着山河破碎报国无门的心病而流英雄泪:“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如果说东坡常用“安时而处顺”的态度来排遣所遭受的痛苦,那么辛弃疾多以慷慨悲歌来倾吐抑郁的哀愁。到了“而今说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中,已是愁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辛弃疾的词是正义和忠烈的化身,缘此才能燃烧,才能振聋发聩。

    ⑥手执磨得起了毛边的《宋词》,我被一望无边的哀愁和忧伤包围着。 逸怀浩气的东坡感叹“江海寄余生”;多愁善感的柳永咏唱“执手相看泪眼”;深婉含蓄的晏殊于“小园香径独徘徊”;姜白石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00多年北宋南宋之动荡,产生了宋朝的词人和宋词。宋人写宋词,是心有所动,情有所发,是为一己而写,以浇一己之块垒。孰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宋词竟然从一代代文人手中流传千古。这正应了哲人康德的一句至理名言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⑦宋词中所弥漫的无边无际的哀愁与忧伤,是“小我”之愁,亦是“大我”之愁。在国破家亡的战乱中飘泊天涯,万千愁绪哀思齐赴心头,创造了独特的而又极具普遍意义的宋词情境。缘此,引起百代之后众生的共鸣。"哀愁"的内涵各不相同,但它恰恰是人们常常产生,而且永远具有的一种感情。情境相通的那一刻,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跋山涉水而来,叩响我们心的弦索。

    ⑧感谢古典的宋词,感谢宋词带给我们的哀愁与忧伤。其实,我们是需要哀愁和忧伤的,需要它滋润我们因为过度追逐娱乐而干燥的心田。读宋词,说明我们的情感和灵魂还没有真正板结和尘封。哀愁和忧伤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它不是凭理性所能获得,而是由爱来理解。一颗善良的悲悯的有着文化底蕴的心灵,在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时,一定能够细致而深刻地感受到哀愁和忧伤及其价值。

    1.第①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从全文看,这段文字起到了什么作用?

    2.选文③—⑥列举了众多的事例,请说说作者选用的这些事例的特点及用意。

    3.根据文意并结合现实生活,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感谢古典的宋词,感谢宋词带给我们的哀愁与忧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一篇议论文习作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把它补写完整。

    (1)请在第①段结尾的甲处补写一句话,用这句话作为此文的中心论点。

    (2)请在第②段结尾的乙处补写一两句话,以使第②段文字能紧扣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3)请仿照第②段,在丙处另写一段,使其与第②段构成并列关系并能论证中心论点。

    (4)请根据你所写的内容,为文章拟一恰切的标题。

    ①观花者心安静待,才能看到昙花惊人的美艳;采药者心安静寻,才能找到举世难求的灵芝。甲

    ②遭遇坎坷时,需要心安。李白被贬回乡,却豪放不减,安心享受难得的自由。于是,有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与大气,成就了他超脱飘逸的诗仙之名。苏轼流放海南,却悠然依旧,安心享受难得的悠闲,于是,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自在。李白、苏轼仕途失意,但内心却并不为之所动,而是依然心安自在,快乐满怀,于是,成就了他们驰骋诗坛,流芳千古的伟业。乙

    ③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