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B.向澄淸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HCO3-+Ca2++OH-=CaCO3+H2O

    C.向 Ca(C1O)2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 H2O=2HC1O+CO32-

    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Ag+NO3-+2H+=Ag++NO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丹沙味甘微寒,治身体五脏百病,能化为汞”,丹沙即为丹砂,《抱朴子·金丹》中记载“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此处的丹砂(沙)的主要成分为

    A.Ag2S      B.HgS       C.HgCl2        D.Ag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过氧化钙(CaO2)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无毒安全、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等优点。回答有关Ca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漂白性     D.含有极性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 SO2   B. SiC   C. KCl   D. Na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石英的分子式:SiO2

    B. NH4Cl 的电子式:

    C. Cr原子的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

    D. S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健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 SO2与SiO2   B. NaCl与HCl   C. CO与NO   D. CCl4与K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2H2O2H2O+O2↑   B. 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

    C. 2Na2O2+2CO2=2Na2CO3+O2   D. 2H2S+ H2SO4(浓)=S↓+SO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离子晶体的晶胞为正三棱柱(如图所示),该晶体中A、B、C三种微粒的数目之比为(  )

    A. 3∶9∶4   B. 1∶4∶2   C. 6∶9∶1   D. 3∶8∶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变化过程中,各种物质破坏的作用力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变化过程

    破坏的作用力

    A

    干冰升华

    分子间作用力

    B

    钠熔化

    金属键

    C

    氢氧化钠的溶解

    离子键

    D

    水汽化

    共价键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B. 60g SiO2中含有Si-O键的个数为2NA

    C. 124 g P4中含P-P键的个数为4 NA   D. 12 g金刚石中含C-C键的个数为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氯化钠溶液和淀粉溶液

    B. 用重结晶法来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钾杂质的硝酸钾晶体

    C. 分别将SO2和Cl2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验证两者的漂白性

    D.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化学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①配制溶液时,先向容量瓶中加入浓H2SO4,再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②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溅出,可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部

    ③闻未知气体气味时,可直接把集气瓶盖打开,放在鼻子下闻

    ④熄灭酒精灯时,应用扇子扇灭,而不能用嘴吹灭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②④   C. 只有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NH4+、K+、HCO3-、Br-

    B. 含有KSCN的溶液: Na+、Fe3+、SO32-、OH-

    C. c(KNO3)为 1.0 mol • L-1 的溶液: H+、Fe2+、C1-、SO42-

    D. pH=14的溶液:Na+、K+、NO3- 、AlO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羰基硫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易燃。常温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按1:1混合加热可得到羰基硫和氢气。恢复至常温,容器内压强等于反应前的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过程转移0.2mol电子,则生成0.1mol羰基硫

    B.CO和H2S的反应中,H2S作还原剂

    C.羰基硫的化学式为COS,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D.1mol羰基硫完全燃烧,消耗1.5mol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④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晶体中一定含金属阳离子

    B. 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C.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D. 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熔点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钾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层碳原子中,某种石墨间隙化合物的化学式可写作CxK,其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则x的值为(  )

    A. 8   B. 12   C. 24   D. 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均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有试剂可能是(  )

    选项

    滴管

    烧瓶

    滴管

    烧瓶

    A

    浓硫酸

    Fe

    NaOH溶液

    SO2气休

    B

    双氧水

    MnO2

    AgNO3溶液

    HCl气体

    C

    浓硝酸

    Al

    H2O

    氨气

    D

    氨水

    CaO

    稀盐酸

    NaCO3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些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Na2O

    NaCl

    AlF3

    AlCl3

    920℃

    801℃

    1291℃

    190℃

    BCl3

    SO2

    CO2

    SiO2

    -107℃

    44.8℃

    -57℃

    1723℃

    A. 表中BCl3和CO2均是分子晶体   B. 铝的化合物的晶体均是离子晶体

    C. 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 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可在碱性条件下对氰化物进行净化处理:2CN-+8OH- +5C12=2CO2+N2+10Cl-+4H2O。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当反应消耗0.2 mol CN-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B. 还原性:CN->Cl-

    C. CN-的电子式为

    D.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5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含有4个配位键

    B. K2O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K2O晶胞平均占有8个O2-

    C. 金属Zn中Zn原子堆积模型如图3所示,空间利用率为68%

    D. 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所示,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每个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将湿润的NH3通过盛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

    可得到干燥的NH3

    B

    将乙烯、乙醇蒸气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两者均能使KMnO4溶液褪色

    C

    Na2O2与湿润的红色试纸接触

    试纸只变蓝不褪色

    D

    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

    可得到白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KO2的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KO2可以看作是Na+的位置用K+代替,Cl-的位置用O22-代替(如图),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O22-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下列对于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与K+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2-共有4个   B. KO2的熔点比RbO2的熔点低

    C. 与K+距离最近且相等的K+有12个   D. 一个KO2晶胞的质量为284 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化学美无处不在,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物质a、b、c、d对应的物质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a

    物质b

    物质c

    物质d

    A

    Cu2(OH)2CO2

    Ba(OH)2

    Fe(OH)3

    酚酞试液

    B

    CuO

    NaAlO2

    Fe2O3

    石蕊试液

    C

    Cu2O

    BaCl2

    Fe2O3和 Cu

    酚酞试液

    D

    Cu(OH)2

    Ba(NO3)2

    Fe(OH)2

    石蕊试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法制取Br2,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l2在通入装置A之前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除杂。

    (3)实验前检査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Br2在装置B中与Na2CO3反应生成NaBr和NaBrO3。为使装置A中产生的Br2尽可能被吸收,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取下装置B,向装置B中加入稀H2SO4会生成B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铜、银、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位于同一族,它们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的通式为_________   (用n表示电子层数),它们处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区。

    (2)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例如,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a个CH3CHO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NH3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

    (3)金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会发生反应Au+4HCl+HNO3=H[AuCl4]+NO↑+2H2O。

    金溶于“王水”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AuCl4]-。提高了金的活泼性。在[AuCl4]-中金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写出该配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银、铜都有良好的延展性,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银的一种合金具有较强的储氢能力。该合金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银原子位于面心,金原子位于顶点。若该晶胞边长为anm,金、银原子的半径分别为bnm、cnm,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φ)为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X、Y、Z、R、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基态X原子的s电子数比p电子数多3个,Y、Z均位于第二周期且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 Z、R同主族,M核外电子有26种运动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XCl3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RC12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2)H2Z、H2R的沸点分别为100℃、-60.4℃,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R、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晶胞如图所示。

    ①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 若晶胞参数为a pm。列式计算该晶胞的密度ρ=_______g/c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溶液 X 含有 H+、Al3+、NH4+、Fe2+、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和相关数据(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如下:

    (1)通过上述实验过程,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测得X溶液中c(H+)=5mol·L-1,则X溶液中_________(填“含”或不含)Fe3+,c(Fe3+)=_________mol·L-1(若填不含,则不需计算),X溶液中c(Cl-)=_________mol·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