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石灰乳反应得到的含氯化合物都具有漂白性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对“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

    ⑥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电解CuSO4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A.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阴极

    B.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D.用石墨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②甲比乙更容易与氢气化合;③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2∶3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3 mol Z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下列物质中①K2SO4  ②HCHO  ③MgSO4  ④Hg(NO3)2  ⑤NH4Cl  ⑥KOH,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分别与元素Y、Z、W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Z>Y>X>W

    B. 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

    C.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XO4

    D. 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W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天然气根据成分不同分为贫气和富气,贫气中甲烷的含量较多,富气中乙烷、丙烷、丁烷的含量相对高一些。若要将它们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贫气易液化             B.富气易液化

    C.二者液化条件相同         D.减压降温均有利于两者液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反应后,得到硬脂酸钠和甘油。欲分离出硬脂酸钠,应采用的方法是:①用滤纸过滤  ②用分液漏斗分液  ③加热蒸发  ④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

    A.④③       B.④②       C.①③       D.④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关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的重要来源

    B.煤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内含煤焦油等成分

    C.煤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N、S、O等元素

    D.煤等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时,以任意量混合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       B.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

    C.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D.Fe和稀硝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I2(g)+H2(g)2HI(g) △H= - 9.48kJ/mol ,(ii) I2(s)+H2(g)2HI(g) △H= + 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 I2(g)中通入2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l7.00 kJ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i) 拆开1mol I-I键与1mol H-H键需要的总能量小于拆开2mol H-I键需要的总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平衡体系中,升温或减压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N2(g)+3H2(g) 2NH3(g) ΔH <0

    B.N2(g)+O2(g) 2NO(g) ΔH <0

    C.C(s)+2H2O(g) CO2(g)+2H2(g) ΔH >0

    D.2SO2(g)+O2(g) 2SO3(g) ΔH <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能说明某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叙述是

    A.分子组成中含碳氢原子数之比为1:2

    B.完全燃烧生产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C.能与溴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黑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为两个原电池装置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两电池转移相同电子时,生成和消耗Ni的物质的量相同

    B.两装置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由此可判断能够发生2Cr3++3Ni=3Ni2++2Cr和Ni2++Sn=Sn2++Ni的反应

    D.由此可判断Cr、Ni、Sn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Ni>S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4mol•L-1的NaAlO2溶液和7mol•L-1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4AlO2--+7H++H2O=3Al(OH)3↓+Al3+

    C.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氯气: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D.将25mL 0.l mol•L-1 盐酸缓缓滴入25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2H++CO32--=CO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

    ①分子中具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具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具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具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所示,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三色“彩虹”的现象,它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

    A.蓝、紫、红         B.红、蓝、紫

    C.红、紫、蓝         D.蓝、红、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以下是几位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发表的一些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结合经济效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A.4.4g       B.2.2g     C.1.4g       D.在2.2g与4. 4g之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定值

    B.化学平衡常数K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C.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有关

    D.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

    VO2+(蓝色)+H2O+V3+(紫色)VO2+(黄色)+V2+(绿色)+2H+

    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充电时,反应每生成2mol H+时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2mol

    B. 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VO2++2H++e-=VO2++H2O

    D.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1.2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已知t0~t1阶段保持恒温、恒容,且c(B)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已知在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

    (1)若t1=15 s,则t0~t1阶段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___。

    (2)t4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3)t5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4)图乙中共有Ⅰ~Ⅴ五处平衡,其平衡常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

    ①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 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则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

    ③在T2温度下,反应1 000 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 mol·L-1,则T2________T1。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________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含铬(Cr)工业废水的处理原理是将Cr2O72-转化为Cr3+,再将Cr3+转化为沉淀。转化过程中,废水pH与Cr2O72-转化为Cr3+的关系如图1所示,实验室模拟工业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装置如图2所示。

    请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含铬废水预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电解过程中的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r2O72-转化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出一种)。

    (4)已知:Na2CO3·10H2O (s)===Na2CO3(s)+10H2O(g)  ΔH1= +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2= +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__________,H为__________。

    (2)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E的水溶液时,E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E+G―→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