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挑衅(xìn)   金(bì)辉煌  B.懵懂(méng)   锲(qì)而不舍

    C.矜(jīn )持  坦荡如坻(dǐ)  D.风靡(mǐ)    心无旁鹜(w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这位作家很有名,但是他的文章总让人觉得阴晦难懂。

    B.璀璨的珍珠从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小女儿把它偷走,用以镶嵌在绿野大地。

    C.已是著名作家的他,万没想到当时的信笔涂鸦之作,竟然能获得读者的赞赏。

    D.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A. 书:写有字的布条    B. 以:同“已”,已经

    C. 怪:奇怪     D. 往往:到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A.⑥②③⑤①④  B.①③⑤⑥②④   C.④⑥①⑤③②   D.⑥②①③⑤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是一项是(3分)(    )

    美国摄影师米凯﹒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于2013年2月15日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

    A.米凯·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旅游。

    B.米凯·阿尔伯特获得一等奖。

    C.《垃圾堆上的阅读》获得一等奖。

    D. 米凯·阿尔伯特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句中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 “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祭以尉首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留候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 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愈欲太子   易:              ②上许之    详:          

    ③上而问之   怪:              ④吕后其计   如: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4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分)

    答: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4分)

    ①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有人会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
    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海上暴徒”有何表达效果?(2分)

    答:                                                  
    2.第②自然段除列数字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5分)

    爱与孤独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1.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

    答: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

    篱笆青青(宋长征)

    ⑴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却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⑵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许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里汲取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⑶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⑷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他们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⑸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⑹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撒上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也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起柔柔的丝弦。

    ⑺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⑻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唱破了黎明,一刹那乡村沐浴在七彩云霞下,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欣赏一幅画,像听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朵花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久久舍不得离去。它快乐地从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调皮地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又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⑼花墙,当我想起这个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春天,你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女儿。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面面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⑽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唯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⑾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青青的篱笆,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⑿我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1.作者笔下的篱笆别有风味,文中描写了哪些篱笆,各有什么特点?(3分)

    答:                                                  

                                                            
    2.作者在文章的第⑴段中运用了第二人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文章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4.文章的内容是“乡村”,为什么以“篱笆青青”为题?(3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⑦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答。(6分)

    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有人说,现在是个网络社会,工作、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也有人说,“低头族”现象的兴起,反映出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影响了人际的正常交流,给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影响人身安全……你对“低头族”的现象持什么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并作简要陈述。

    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分析;(3)字数在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中有很多扇门,推开那扇门,我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可以认识新世界,可以悟出新道理,请以“轻轻推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