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

    A. 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

    B. 把克已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

    C. 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

    D. 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百团大战,日军在记录中写道: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这说明了百团大战

    A. 延缓了日军“南进”的速度

    B. 收复了华北广大的失地

    C. 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D. 迫使日本改变侵略策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史食货志》将“城郭之赋”与“民田之赋”并列,将城镇居民所缴纳的房地产税与乡村居民所缴纳的土地税区别开来,成为两税之外的特有税目。上述材料反映宋代

    A. 房产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

    B. 城市私有房屋产权逐步确立

    C. 市民阶层的地位不断提高

    D. 政府对市民的控制更加严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06年,袁世凯尖锐批评担忧地方自治搞不起来的观点时说“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民智虽甚幼稚,然不引其端,则亦终无大开之日;不行投票公举,则何以别于向来之村正?不限制投票权与被选权,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袁世凯此观点的真实意图是

    A. 倡导民主意识

    B. 扩大自身权力

    C. 反对政府改革

    D. 打压革命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数千名新经济人遭囚禁,或被赶出家门。到1928年底,1926年注册的40万民营企业中,已有一半以上因不堪重税或警方行动而被关闭;到1929年底,存留的仅占十分之一。苏联上述做法是

    A. 社会主义工业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 打击国内反动势力的措施

    D. 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策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每一个宣传口号,都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下列口号极有可能出现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是

    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 阶级消灭,个人愉快

    C.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7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表为罗马《十二铜表法》的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

    出自

    1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2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八表《私犯》

    3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金额的罚金

    第八表《私犯》

    4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第十一表《五表的补充》

    对上述对应的法律条文解析正确的是

    A. ①外国人因非本邦人而不得拥有财产所有权

    B. ②自由人因拥有公民权力而与奴隶地位不同

    C. ③平民因反对贵族盘剥面利益受到一定保护

    D. 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用超经济的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这段评价适用于

    A. 新中国初期的土改运动

    B.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

    C.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D.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调整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WPA公共事业振兴署;PWA公共工程管理局;AAA农业调整法案)该漫画表明新政

    A. 完善了政府公共设施

    B. 解决了农民失业问题

    C. 推行救济措施获得民意支持

    D. 突破宪法规定扩大总统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 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 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 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在德才方面有严格要求。汉武帝时期,逐步实行“独尊儒术”,改革选士制度,开创太学。唐代推行“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宋太祖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并规定:“进士须通经义,尊周孔之礼。”中央设国子监,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据统计,宋朝书院共有203所。长江流域占74.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民办多于官办。南宋朱熹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可建言”。“生员所作文章,不许妄行刊刻,违者治罪”。

    ——摘编自郭家齐《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科,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手工科,应加重视。中学以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大学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91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教育相比,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制度有哪些发展,并加以简要评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于谦,明景帝统治时期的当权重臣。土木之变后,于谦坚决主战,加强防御,使明朝转危为安。1450年,大同参将许贵上疏主张与瓦刺讲和。于谦指出“和不足恃”,主张“选将练兵,养威蓄锐。贼若来侵,则相机而剿杀”。他告诫边将:“中国之驭夷狄,不论彼之强弱,顾我备之有无。”在防备瓦刺当中,于谦重点加强北京附近关隘的防守,放弃明初设置的东胜诸卫,使大同、宣府等关孤悬塞外。在严密防范的同时,于谦也主张对瓦刺采取适当的怀柔政策,“振之以兵威,抚之以恩信,所以折其强而结其心也。”恢复与瓦刺的通贡互市。1449年,贵州苗族起义。于谦派遣吏部尚书何文渊前往贵州宣布“朝廷恩威,赏劳土官土人。候西北胡寇宁息,另行计议”。1456年,湖广武冈州苗民起义,于谦即令右都御史王来等“调度官军,设法剿捕”,“不许顾望迁延,致贻害一方之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谦的边防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谦的边防政策作简要评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特“祖国”比喻为“母亲”并形成一个固定的人格化的、女性化的隐喻结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它最早出现于闻一多于1925年3月创作的《七子之歌》。诗中将“祖国”比喻为“母亲”,将割让的殖民地比喻为“予出”,从此,“祖国母亲”的类比在全国的白话文中流行开来,也标志着“祖国母亲”这个概念隐喻的正式形成。而经过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的使用和引中,其影响也从文学领域扩散至政治社会领域。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直到今天,它已然是我们语汇中的一种“超稳定结构”。

    ——摘编自潘祥辉《“祖国”与“母亲”是怎样相联的:近代爱国主义话语的源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解读“祖国母亲”形象(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