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1 题,推断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 NaCl   Na2SO4   Br2   B. NaCl   NaBr   Na2SO4

    C. NaCl   Na2SO4   I2   D. NaCl   NaI   Na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检验离子的方法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检验Na+: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呈浅紫色

    B.检验NH4+:滴入NaOH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变蓝

    C.检验SO42-: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D.检验Cl-:确定溶液中无SO42-后,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出门不佩戴口罩 B.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C.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大量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1和2mol·L-1,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假设反应中HNO3的还原产物全部为NO)

    A.224mL B.448mL C.672mL D.896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铜粉中滴加稀HNO3溶液,产生气体:Cu+2H+===Cu2++H2↑

    B.向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为黄色:Fe2++Cl2===Fe3++2Cl-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Cu2++2OH-===Cu(OH)2↓

    D.向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变红色:Fe3++3SCN-===Fe(SCN)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H2与2H2互为同素异形体 B.14C与14N质量数相同,互称同位素

    C.6Li与7Li的性质相同 D.23Na与24Mg的中子数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表示R原子组成符号正确的是(   )

    A.R B.R C.R D.R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非金属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n-10 B.12-3n C.3n-4 D.3n-1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Y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Z单质可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A、B两元素为同一周期ⅡA族和ⅢA族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x+1  ②x+8  ③x+11  ④x+18  ⑤x+25  ⑥x+32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强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弱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S2-

    A.③④⑤⑦⑧⑨ B.③⑥⑦⑧ C.③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②KMnO4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步骤①需要装置III

    B.完成步骤③需要装置I

    C.完成步骤⑤需要装置II

    D.完成步骤②和④需要装置I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若将少量铝粉加入某溶液中,有氢气放出,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SO42-、Cl- B.NH4+、Al3+、Cl-、SO42-

    C.K+、Na+、[Al(OH)4]-、SO42- D.Na+、K+、SO32-、Br-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均可溶于HCl,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溶解28.4 g的上述混合物,消耗1.0 mol/L盐酸500 mL。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  )

    A.35 g B.30 g C.20 g D.15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① 11H  ② 21H  ③ 31H  ④ 14C  ⑤ 14N  ⑥16O  ⑦ 35Cl2  ⑧ 37Cl2

    (1)以上8种微粒共有_____种核素,涉及_____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 ,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____。

    (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3)A单质和C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9g B单质在足量的D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 1moL-1 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0.5mol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得到一个电子后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自然界最强的含氧酸。D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其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1)A的单质可在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得到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向10mL浓度为1mol/L的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里逐滴滴入35mL浓度为1mol/L的苛性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元素周期律,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加入的药品为稀硝酸;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加入的药品为碳酸钠固体;b中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验证氮的非金属性比碳的___(填“强”或“弱”)。

    (2)c中装有硅酸钠溶液,c中反应现象为____,验证硅的非金属性比碳的___(填“强”或“弱”)。

    (3)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____(填“增强”或“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某同学考虑到稀硝酸的挥发,则应在装置b和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_______试剂的洗气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5mol/L Na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

    原合金中Mg质量_________,Al质量__________,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