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婆娑(shā)     蕈菌(xùn)     拊心(fǔ)     目眦(cǐ)

    B. 船棹(zhào)     骨髓(suǐ)     卮酒(zhì)     殒身不恤(xùn)

    C. 袅娜(nuó)     一椽(yuán)    莅临(lì)     房檩(bǐng)

    D. 霎时(shà)     横亘(gèn)     纤腰(xiān)    敛裾(j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中国专家说不久的将来人人可以活过100岁,无独有偶,伦敦商学院教授也称再过10年科技的发展使人人活过100岁是大概率的事。

    ②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要能真正尊重科学家、企业家,而不是只会一味追捧炙手可热的娱乐明星。

    ③中国已经是工业总产值最大的国家,拥有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最大数量的产业工人,能生产品类最丰富的工业产品,实在是擢发难数。

    ④许多人都上过电话、网络诈骗的当,电话那头骗子言之凿凿,尤其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信息闭塞的中老年人难于识别。

    ⑤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供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罢了。

    ⑥梁任公先生,短小精悍,学识丰富,思维敏捷,演讲时旁征博引,激情投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使听者深受感动。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球员梅西第五次获得国际足联金球奖,用来表彰年度表现最出色的的足球运动员。

    B. 外国专家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树立了典范。

    C. 《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造成的。

    D.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从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和牛奶质量三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

    B. 同学们,明年就是咱们玉山一中建校八十周年了,希望大家用最优秀的成绩向建校八十周年赞礼!

    C. 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中。(毕业赠言)

    D. 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观,刻苦用功,成绩优异,同学们表示愿意伸出援手,鼎力相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的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五种形式,来记载上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史实。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国君、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 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都是新月诗派的重要人物,他们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撷取营养,提倡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形式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不是   B. 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成边邑

    C.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祖:饯行,送别   D. 籍吏民,封府库   籍:没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文言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工以药淬之   B. 燕王拜送书于庭/长于臣

    C.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秦王还柱而走   D. 臣愿得谒之/函封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乱易整,不武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燕王拜送书于庭   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⑧沛公安在

    A. ①⑧/②⑦/③④/⑤⑥   B. ①/②⑧/③⑥/④/⑤⑦

    C. ①④/②⑧/③⑥/⑤⑦   D. ②⑧/①④/③⑤/⑥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 ;夏虫也为我沉默,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5)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使前后文语义连贯,表达得体。

    衡量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要看它的穷人过得怎么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_______。如果一个社会的穷人尚且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这一定是一个丰裕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富人乐善好施、知书达礼,________。相反,不管一个社会的GDP总量如何之大,只要有一部分民众仍然衣食无着、低人一等,这个社会在本质上还是贫困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已;不管一个社会的文化产业多么发达,高等教育如何普及,只要大多数富人过着醉生梦死、为富不仁的生活,那么,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痛哭和珍》石评梅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B. 文章从挂满鲜花和素联的追悼会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C. 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D. 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2.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外卖餐饮以其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市场潜力巨大。以浙江省为例,2014年,陆续接入饿了么、百度、美团这三家外卖平台。4年来,餐饮商户数、点餐量、销售总额均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14年,入网餐饮商户仅为3.1万家、点餐量总数1940万份、销售总额6亿元,2015年分别增加到8.8万家、6390万份、21亿元,2016年又增加到14.4万家、2亿份、76亿元,2017年底提供在线服务的餐饮单位更是突破19万家,点餐量总数突破3.4亿份,销售总额已突破160亿元。这4年,入网商户、点餐量、销售额每年均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据三大外卖平台数据统计,点餐人群中白领占6成,其中多数白领平均每周点餐4到7次。而白领也是外卖行业的高消费客户,外卖销售总额超八成来自白领。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美食,对用餐者来说确实便利许多。但与此同时衍生的问题也同样值得注意,无数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外卖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又一次抬头,外卖垃圾“围城”的现象日趋严重。据三大外卖平台数据估算,2017年全年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3亿人左右,而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总和在2000万单左右。那么,这将带来多少白色垃圾?

    假如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铺满168个足球场。而另一方面,餐盒的数据也是触目惊心,有环保组织计算平均每单外卖消耗约3个餐盒(杯),每天约产生6000万个废弃餐盒(杯),按照一个外卖餐盒5厘米高度计算,一天的外卖餐盒使用量堆起来可达到330多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外卖餐盒材质多为PPS(聚丙烯),因其具有无毒害、耐高温、重量较轻等优势,所以被外卖打包广泛使用,而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却给垃圾处理带来了难题。这些被废弃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三:

    对很多餐饮企业来说,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有业内人士称,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一些。虽然目前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容易渗水渗油、使米饭粘连,难以被消费者接受。此外,餐盒成本也是餐饮企业的考量因素 。

    其实,目前外卖使用的塑料餐盒并非“一无是处”,大多数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可以通过垃圾回收的流程,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大多数消费者用完餐后,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里有剩菜剩饭,也大多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给外卖垃圾回收带来不少麻烦。

    即便进入到垃圾回收流程,外卖餐盒的回收价值也并不高。塑料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回收者一般不愿捡满是油污的外卖餐盒。不易降解也不易回收,塑料餐盒只能被当做垃圾处理,无论填埋还是焚烧,这些“白色垃圾”都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寻找其替代品一直是业内人士努力的方向,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实现。

    材料四:

    造成外卖垃圾“围城”的现状,原因在于外卖垃圾治理主体缺失:店家只管做、平台只管卖、小哥只管送、订餐者吃完就往垃圾桶里扔,最后外卖垃圾就成为了社会的负担。这显然不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要从根本上解决外卖垃圾问题,就要让相应的责任主体切实担负起处理外卖垃圾的责任。

    要尽快推动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数十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的《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真正落到实处,让快餐业使用绿色餐具成为常态。从源头治理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塑料餐盒的生产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可以通过征收环境污染税的形式来实现。

    当然,相关职能部门也要适时制定外卖餐盒标准。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和百度外卖共同起草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9月1日将正式实施,但这一规范并不具有强制性,也没有将外卖餐盒标准列入其中。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这一规范今后有必要上升到法规乃至更高层面,并且需要将外卖餐盒标准予以明确,使绿色餐具成为外卖的标配,而不是可选项。这样的话,外卖是否环保就有了具体的监管标准。不然,即便将来明确了由谁来监管,监管也无处发力。只有标准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外卖也就不能只图“一时之快”了。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数据显示,近年来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发展迅速,市场交易规模上升空间大,2017年较2016年交易额实现了翻番。

    B. 从材料二可知,外卖塑料外包装使用量大、外包装材质不易降解、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强是外卖行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C. 从材料一可知,白领是外卖行业主要客户群,也是外卖行业高消费的主力军,外卖营业额的绝大多数由他们贡献的。

    D. 从材料三可知,快餐企业普遍使用塑料餐盒,一是因为其它材质的外包装大多不适合中餐,二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几年,网络外卖餐饮因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而出现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使外卖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B. 用于外卖的PPS材质餐盒因具有无毒害、耐高温、重量较轻等特点而被餐饮企业广泛使用,但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却被餐饮企业忽视。

    C. 大多数塑料餐盒是可以回收的,只要我们消费者不再将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就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D. 外卖垃圾治理主体缺失,餐馆、网络平台、快递小哥和消费者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环保责任,使得外卖垃圾成为社会负担。

    3.综合以上材料,就如何有效解决外卖垃圾“围城”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①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及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②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③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①何,指萧何;②平,指陈平;③贳(shì),赊买;貣(tè),向人求物。

    1.对文句划线句子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B.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C.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D.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上自将   将:率领   B. 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C. 君自谢民  谢:辞别   D. 民道遮行      遮:阻拦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平看出汉高祖给予萧何丰厚奖赏背后的深意,及时提醒,使萧何免除了可能面临的灭顶之灾。

    B. 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为高祖解后顾之忧,却也引起高祖的忧虑。

    C. 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无奈选择自污以自保。

    D. 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2)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拒大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本为体,即人守本分才得体;而一个人言行得体,才会有面子,即为体面。体面问题渗透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反映出个人品质、社会百态。

    对此,你有何经历或认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