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选择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某中学将于2017年5月27日举行2017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①我校将于2017年5月27日早8时在普育广场举行2017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②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③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④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⑤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X班班委会

    2018年5月16日

    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1)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把这幅图的基本内容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他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埋下了伏笔。

    B. 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 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 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2.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1月5日到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来自五大洲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首届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

    海纳百川的进博会,是各国大合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这个开放共享的普惠平台上,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这不是一般性的展会,是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欢迎宴的致辞中,习近平道出举行此次博览会的核心要义。这个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盛大展会,应者如云。中国正张开双臂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世界的“会客厅”奏响“共享未来”的全球交响曲。送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用三个“不会停滞”宣示中国拥抱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之同时,提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举措,“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等。显然,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信心,更向全世界充分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坚强决心。对此,拉美社的报道如是评价:在保护主义威胁全球增长之际,规模盛大的首届进博会为全世界的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和生产商打开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北京也借此释放出对自由贸易的信心。

    开放市场,与世界共享机遇。“欢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开幕式前,习近平会见参加博览会的外国企业家代表时强调。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倡议并举办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以进一步打开自己市场的方式,标注了全球合作共赢的新高度。一定意义上说,作为开创性的合作大平台,进博会是中国为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各国从中均可受益。揆诸当下,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正张开双臂,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不难想见,当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敞开大门,与世界分享中国机遇,不仅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也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满满的获得感。“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减贫、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向世界真切展示了全球贸易与竞争带来的机会。”泰拉能源主席比尔·盖茨如是说道。

    合作共赢永不落幕,命运与共的精彩故事还将继续。放眼现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虽已落幕,但中国和各国搭建的全球开放合作的舞台永不落幕,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全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潮不可逆转。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所说,中国是国际合作、特别是贸易合作的典范,中国搭建了一座“通往未来之桥”。面向未来,中国将始终与世界同向同行,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李建《开放市场,奏响“共享未来”的全球交响曲》来源:2018-11-12南方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中国主办的首届进博会2018年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召开,吸引了众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交易额多达578.3亿美元。

    B. 首届进博会的核心要义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向全世界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强决心。

    C. 习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词中用三个“不会停滞”宣示了中国拥抱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

    D. 由习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首届进博会是一个盛大展会,是国际合作、特别是贸易合作的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四个角度阐释中国举行首届进博会的意义、背景、作用及影响,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首届进博会的核心要义。

    B. 文章论述首届进博会是在世界经济新一轮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举行的,并由此指出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举措。

    C. 文章在叙述中以大量篇幅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言辞,彰显了中国将始终与世界同向同行,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博大胸怀和坚强信心。

    D. 对于中国首届进博会的主旨论述,文章先交代意义和背景,接着层层深入,深刻表达了海纳百川、开放合作和共享未来的根本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在进博会这个开放共享的普惠平台上,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所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B. 在保护主义威胁全球增长之际,首届进博会不仅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强决心,更表明了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信心。

    C. 一定意义上说,因为首届进博会作为开创性的合作大平台,中国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所以各国从中均可受益。

    D. 如果中国开放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与世界分享机遇,那么不仅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也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 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 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 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今年的获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

    B. 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C. 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是问题,态度决定高度。

    D. 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3.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      ,但不可否认的事,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      、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因此我们可以说,(     )。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      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消费已经成型。

    B. 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C. 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消费体系已经成型。

    D. 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

    B. 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种理念的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C. 物联网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D. 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   可见一斑

    B. 随心所欲   相得益彰   无所不在   见微知著

    C. 天马行空   相得益彰   无所不至   可见一斑

    D. 随心所欲   相辅相成   无所不至   见微知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天黄叶空庭图。在一个萧瑟寒冷的秋天,诗人经过故人的旧居,这里已人去楼空,诗人独自掩上院门,看到黄叶纷纷飘落,铺满了冷清的庭院。

    B. “篱花犹及重阳发”写出了虽然故人不在,但是篱下的菊花仍然在重阳时节绽放,寄寓着友人高洁的情操。

    C. “邻笛那堪落日听”用向秀《思旧赋》之典,写诗人徘徊在故人旧居庭院里,正当落日时分,听到邻家传来笛声,更增添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 “秋来芳草自为萤”句中“萤”指萤火虫,多于夏季就水草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化为虫,古人因此误认为萤是由腐草化来的,故在写到幽冷凄清的氛围时常写到“萤”这一意象,用以烘托诗人孤寂凄苦的感受。

    2.简析颔联“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名前代。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绪尝请假还吴,始入西郭,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遇绪船至,便放绁脱鞲,拜于水次。绪曰:“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充跪对曰:“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绪曰:“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身改节。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起家抚军行参军,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武陵王友。时尚书令王俭当朝用事,武帝皆取决焉。武帝尝欲以充父绪为尚书仆射,访于俭,俭对曰:“张绪少有清望,诚美选也;然东士比无所执,绪诸子又多薄行,臣谓此宜详择。”帝遂止。先是充兄弟皆轻侠,充少时又不护细行,故俭言之。充闻而愠,因与俭书。

    俭言之武帝,免充官,废处久之。后为司徒谘议参军,入为中书侍郎,寻转给事黄门侍郎。明帝作相,以充为镇军长史。出为义兴太守,为政清静,民吏便之。寻以母忧去职,服阕,除太子中庶子,迁侍中。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城内既害东昏,百官集西钟下,召充不至。

    高祖霸府开,以充为大司马谘议参军,迁梁王国郎中令、祠部尚书、领屯骑校尉,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天监初,除大常卿。寻迁吏部尚书,居选称为平允。寻除晋陵太守,秩中二千石。征拜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充长于义理,登堂讲说,皇太子以下皆至。时王侯多在学,执经以拜,充朝服而立,不敢当也。转左卫将军,祭酒如故。入为尚书仆射,顷之,除云麾将军、吴郡太守。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以疾自陈,征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未及还朝,十三年,卒于吴,时年六十六。诏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穆子。子最嗣。

    (选自《梁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B.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C.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D.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领,是兼任的意思,指兼任较为高级的官职。古汉语中, 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行”“权” “假”“判”“守”“夺”“摄”等,其中,“判”是指低位兼高职。

    B. 秩,本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古代官员的“秩”常根据年终考评确定。有功者,“秩”增加;有罪者,“秩”减少乃至取消。

    C. 下车,旧指官吏到任。“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意为张充到任便抚恤贫困老人,旧朋友无不欢欣喜悦。

    D. 赠,即追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给已死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诏赠侍中、护军将军。”意为追赠张充为侍中,护军将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充能够知错而改。年轻时,不秉持操守,不顾小节,不思进取,喜好放鹰打猎,安逸游乐,到了而立之年,便修养自身改变节操。

    B. 张充善于察纳雅言。在听了父亲的劝诫后,一年之内,他博览群书,对《老子》、《周易》书籍尤为通晓,而且有了一定的好名声。

    C. 张充曾经仕途不顺。武帝本想委任张充为尚书仆射,但受到王俭百般阻挠。张充因此非常生气,写信申辩,以致自己的官职被贬黜。

    D. 张充擅长义理。曾登堂讲授,很多王侯贵人都仰慕他,前来听他讲学,并且手执经书叩拜。张充穿着公服站立,不敢接受如此大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

    (2)然东士比无所执,绪诸子又多薄行,臣谓此宜详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3)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请判断下列书屋名称取意于哪些名句。(任选一个)

    “十驾斋”取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镜庐”取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明确文体;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