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据此可知其主张

    A. 反对财产私有制度

    B. 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

    C. 建立博爱互利社会

    D. 建立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 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 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 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 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倡导公开公正

    B. 重视物权保护

    C. 关注人身安全

    D. 强调诉讼程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

    A. 美苏争霸出现新动向

    B. 东亚区域形成两极格局

    C. 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D. 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

    A.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A. 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 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单位:个

    行业地区

    机器

    冶炼

    电器

    化学

    纺织

    其他

    合计

    重庆区

    159

    17

    23

    120

    62

    48

    429

    川中区

    16

    23

    3

    100

    31

    14

    187

    桂林区

    17

    4

    8

    8

    23

    7

    67

    昆明区

    11

    6

    7

    25

    18

    13

    80

    贵阳区

    6

    1

    0

    7

    1

    3

    18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未40年代初中国各行业内迁工厂数及其分布表。这说明西南地区

    A. 社会经济结构有所改变

    B. 出现部门协调发展的格局

    C. 躲过了日军的武装侵扰

    D. 找到了工业近代化的捷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下图,唐玄宗开元年间将10道析分为15道,其中山南道两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三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以适应监察事务繁重的需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南方经济的发展

    B. 藩镇势力的扩大

    C. 海上丝路的开通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浏家港天妃宫

    《通番事迹碑》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责通等昭告于佛事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两奉救驾海舶人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

    《明书》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国、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度亦不货”

    《明史》

    A. 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   B. 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

    C. 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足宣扬国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上图片共同反映了

    A. 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大国地位

    B. 中美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

    C. 文化交流助推中美关系改善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为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1957年3月3日

    成功进行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试验

    比美国早9个月

    1957年10月4日

    成功向太空发射一枚人造卫星

    比美国早近4个月

    1961年4月12日

    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并安全返回地面

    比美国早10个月

    A. 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

    B. 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 改革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D. 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但是,人民应该拥有最高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政府不能履行契约所规定给它的、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安全的责任。洛克清楚地阐述了政教自由主义的哲学思想,这种自由主义成为17世纪英国和荷兰思想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宗教宽容、强调商业和工业的重要性、对个人劳动所得的尊重、重视正在涌现出来的中产阶级、拥护所有权和监督权、拥护人人平等、重视教育等观点。此外,自由主义由于强调解除教会和国家的强制性征税,所以它在过去和现在都体现出高度的个人主义的色彩。洛克的哲学和政治理论明显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创者,并几乎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第二天性。这种哲学与牛顿的经验主义一起给伏尔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这种哲学的精神和观念带回到法国。

    --摘编自[美]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提出了“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人格的典范,然而,“健全的个人主义”除了西方的思想资源之外,还有中国先奏传统的影响。胡适认为精神当以物质为基础,提出“实际的仁爱论”,引进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想。试图推进抽象的儒家之爱。同时他主张知耻、孝悌等传统道德条目,重新考量“忠恕之道”。主张尊重他人的主体性;他还批评孔子的中道立场,主张狂狷人格;他反对以孟子为代表的“独善的个人主义”,主张“成器论”,突破了儒家传统的成德论。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具有某种圆融性。

    --摘编自蔡志栋《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对近代欧美国家的影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的自由主义与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内涵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1941年6月,丘吉尔政府组成一个有12个部参加的委员会,在牛津大学贝弗里奇教授的领导下,调查现存的国民社会保险方案及其有关的服务措施并提出建议。1942年12月,该委员会提出正式报告,即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认为,社会保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只有在个人与国家合作下才能完成。在1945年7月的大选中,工党大获全胜,艾德礼出任首相。开始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政府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法》《新国民保险法》《国民救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等。到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战后的历届政府都不断制定各种法律,完善和改进社会保障体系。单就1970--1971年度统计,在英国的财政支出中,住宅、环境服务、科技、保健、个人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共占59.93%。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并指出其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弗里奇计划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诸君都是四万万人的一分子,都应该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孙中山所说的治国,是指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包括均富);而平天下,则是发扬“济弱扶倾”的传统理念,帮助其他被压迫民族谋求各自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孙中山所说的“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把道德范围的东西放在知识范围中来探讨,认为应该先从个人的内省与自我完善做起,讲究自身的文明修养,然后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孙中山沿袭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家族是国家的基层团体,由家族而宗族而国族,合群图强然后才能讲民族主义,而且只有先恢复民族主义才能讲世界主义。二是力图以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他曾经明确指出:“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摘编自章开沅《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大同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阐释大同思想的背景。

    (3)孙中山阐释大同思想是基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出发的。首先社会基础是中国当时的国情以及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当时国共合作已经建立,国民革命兴起,价值西方思想的深入使得孙中山开始思考这一问题。此外,孙中山自身已经有三民主义的理论做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材料:国企改革大事记

    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铜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纽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