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其司法智慧也对司法实践影响颇巨,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

    “德主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大略言之,以“仁道”为核心和主流。“仁道”,即仁爱之道,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应该指出,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如“录囚”“直诉”“赦宥”“存留养亲”“死刑覆奏”“死刑监候”等,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虽然封建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德主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或者说必须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好生之德”就是例证,它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绝对不可嗜血成性,无视人的生命尊严,靠“刑杀”树威。在儒家看来,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另外,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敬”“慎”之类的道德素质,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地对待司法活动,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根据当时的体制,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果发现司法人员存在徇私枉法、司法不公问题,自然会对其加以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其法典《秦律》中规定的“不直”“纵囚”“失刑”等罪名就是例证。

    “责任司法”也是一种“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要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吏”是当时的底层官员,数量庞大,又与民众有着广泛的接触,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官府在民众中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法家才将治国的重点和政治的起点放在“治吏”上。

    (摘编自崔永东《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催生出了中国传统司法智慧,这种司法智慧所包含的人道性、正义性至今不会过时,仍有着重要的作用。

    B. 儒家思想以“仁道”为核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

    C. “录囚”“直诉”等法律制度的存在,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

    D. 法家倡导“治吏”的一个原因是官员们的行为作风直接关乎民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从儒家、法家入手,论述了它们所蕴含的司法智慧对后世司法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B. 二、三两段从儒家思想对传统司法制度的影响、司法人员的道德要求、执法态度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C. 文章引用了儒、法两家的相关思想和许多古代司法制度中的罪名名词,使得论述有理有据。

    D. 第四段以秦朝的监察制度为例,论证了法家的“责任司法”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到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借鉴儒家和法家传统的司法智慧,中国的现代司法改革就可能走许多弯路。

    B. 司法人员具备“敬”“慎”的素质,就能使每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C. 如果不是受到法家的责任行政理论的影响,那么秦朝就不会制定完善的监察制度。

    D. “德主司法”与“责任司法”分属中国司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无所谓优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丑槐

    雨荷

    老城的南头有棵丑槐,它体态臃肿,衣衫沧桑,即使在五月槐香的季节,也只能抽出几条斜枝碎叶。

    它是树中的侏儒,标准的畸形儿。

    他叫大宝,是个修鞋匠,他的鞋摊摆在丑槐下已很有一些年头了。街上的风景,换过一页又一页,不变的,只有大宝的的鞋摊。看见他时,他多数蓬头低首地趴在一架黑乎油腻的修鞋机上补鞋。修鞋机前放着一只破木箱,木箱上什么都有,都是修鞋的家什。看不见他的腿,腿被木箱遮住了。不过,也看到过他的腿。那是在闲时,他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和旁边修自行车的老马聊天。他的裤子和正常人的裤子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裤管里的内容,那里没有一双有血有肉的腿。一双空空的裤管在风里荡来荡去。

    她叫菊花,是这个小城的清洁工。每次走过大宝的摊前,大宝离着老远就笑眯眯地招呼过来了。他的笑容常常刺激着她的神经,让她倍感人生的残酷。一个一生不能用双脚走路的人,却偏偏操持着替人修鞋的活计,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人助跑,而自己却寸步难行。

    菊花常来他这补鞋,开始是补自己的鞋,后来,自己的鞋没得补了,她就在垃圾筒旁找人家扔了的鞋来补。

    老实说,大宝的手艺并不高明,甚至有些粗糙,和他人一样,怎么看都算不上精致。大宝开始补鞋还算认真,后来,生意越做越精了,开始偷工减料,甚至开始用劣质皮。

    菊花每次接过针工粗糙,掌皮劣质的鞋子,只是笑笑。大宝粗黑的大脸上依旧堆着虚虚的笑,说着口不对心的话:“大姐,你放心,给你补的绝对是上好的皮。钱嘛,你看着给好了,都是熟人,讲钱生分嘛。”

    起初,他要多少,菊花给多少,明知贵了,也不还价,大宝觉得她这生意好做。

    渐渐地,大宝有了想法。他想,补一双鞋,我要她4元,她给,如果我跟她要6元,估计她也会给的。我怎这么傻呢,何不要6元?

    再来补鞋时,涨价了,一双鞋从4元涨到了6元。说出6元时,大宝斜眼偷看了菊花的脸色,出乎意料的是,菊花只是笑笑,竟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10元人民币说:“不要找零”。转身走了。

    “嘿,这女人看穿着不咋的,出手倒挺阔掉的,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大宝惊喜之后莫名了好一阵。

    这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大宝的脑袋越来越活了。

    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照着,照得人打瞌睡,头顶的丑槐耷拉着稀疏的脑袋,睡眼朦胧。丑槐下的大宝身着老式中山装,胸系油腻腻的蓝色大围布,正拢着手,眯着眼,朝着大街上望呆。

    菊花来了,手里拎着一双垃圾筒旁捡来的童鞋。大宝的眼睛倏地一亮,一张脸,笑成了一朵黑菊花。

    “大姐来啦!快请坐,请坐。”,“大姐稍等呀,一会就好,一会就好。”菊花笑笑,默默地坐在旁边等着。菊花发现大宝的木箱里新进了一些万能胶。而这些万能胶全是假的。

    鞋子修好了,菊花接过鞋,依旧递过一张皱巴巴的10元人民币,大宝把钱紧紧攥在手里,也不提找零。

    “师傅,卖我两瓶万能胶吧?”菊花说。

    “行行行,当然行,大姐要,我给全城最低……”大宝的话还没说完,菊花再次递过一张皱巴破旧的10元人民币,转身走了。

    菊花转过一条街道,把那两瓶面浆做的万能胶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筒。

    看着菊花远去的背影,大宝狠狠地亲了一口手里的两张人民币,自言道:“人要走运,山也挡不住哩。”嘻嘻 “多亏咱这脑瓜灵!”

    旁边修自行车的老马扔过话来:“大宝,知道你的运气哪来的吗?你的运气来源于你那双空空的裤管!知道吗?这女人以前的男人也是修鞋的,后来出了车祸,双腿截肢了,再后来,男人得病死了。她靠着清扫街道挣点生活费。

    大宝的笑容凝固了,凝固在那棵粗糙、干裂、灰黑的丑槐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宝是位其貌不扬的修鞋匠,自己寸步难行却用双手为他人助跑,对待顾客很热情,经常笑眯眯地招呼顾客,菊花因此总照顾他的生意。

    B. 作者借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个没有精湛手艺、安分的本心却有着偷工减料的精明与售假欺诈的得意的人物形象。

    C. 菊花开始是补自己的鞋,后来就在垃圾筒旁找人家扔了的鞋来补。因为是老顾客,大宝给菊花全城最低价,菊花也出手大方,不在乎找零。

    D. 小说在构思上颇具匠心,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对人物直接表明态度,以“大宝的笑容凝固了”作为结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文中对丑槐进行了三次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菊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深入空间,去探索那些困惑着我们的重大科学难题,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尤其是,人类起源这一令人迷惑不解的难题一直激励着我们探索的热情。我们总会发问,我们来自何方?是否存在地外文明?

    利用空间技术,去探索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命等自然现象,将获得在地面上无法得到的崭新知识,把科学推向新的前沿。利用空间环境中高真空、超洁净和飞行器运行获得的微重力等特殊条件,有利于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金属材料、高纯材料、玻璃金属、薄膜和生物制品等的研究,从而生产出在地面上难以产生的多类产品。特别是,利用运行在地球空间的各类应用卫星,如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和通讯卫星等,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种社会需求。

    (摘编自空间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

    材料二

    2010年,在中国进行月球探测的历程里,“嫦娥二号”发挥了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的先导作用,“嫦娥二号”发回的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地形图,是全世界覆盖最全、精度最高的一张全月图。

    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实施着陆器和月球车软着陆月面,开展“就位”和“巡视”联合探测的国家。

    2017年,“嫦娥五号”即将启程,在月面铲取和钻孔取样并带回地球。

    2018年,“嫦娥四号”的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对月球背面开展联合探测。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人类也没有实施过月球背面的专项科学探测,“嫦娥四号”的探测预计将获得一系列的新成果。

    (摘编自欧阳自远《深空探测未来可期》)

    材料三:

    截至2016年底全球实施的空间探测任务次数

    项目

    美国

    俄罗斯

    欧洲航天局

    日本

    德国

    中国

    印度

    合计

    月球

    42/26

    64/23

    1/1

    2/2

    4/4

    1/1

    114

    火星

    20/15

    19/5

    2/2

    1/0

    1/1

    43

    金星

    6/5

    33/16

    1/1

    1/1

    41

    水星

    2/2

    2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7

    7

    小行星、彗星

    8/6

    2/2

    5/3

    15

    注:①发射次数/成功次数。

    (摘编自卢波《2016年国外空间探测发展回顾》)

    材料四:

    近年来,深空探测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原动力则是科学探索与技术进步。技术发展是人类破解科学难题的手段和工具,而距离遥远是实施深空探测任务所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该难题主要表现为:长时间飞行的能源动力问题、远距离飞行的测控通信问题、深空飞行的精确导航与控制问题以及对深空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才促进了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探测器提供能源的空间核电源技术、通过电场力将带电离子加速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的离子推进技术,以及高频段测控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和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利用太阳光压作为动力的太阳帆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

    尽管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还是空白,但是相信随着各种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将不断加快向更远深空迈进的步伐。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深空探测之路,发展经济,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支持我国航天强国建设。中国的深空探测活动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摘编自崔平远《深空探测:空间拓展的战略制高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探索那些困惑着人类的重大科学难题,是长久以来人类深空探索的精神动力。

    B. 利用空间环境中的特殊条件,我们可以生产出在地面上无法产生的多类产品。

    C. “嫦娥二号”提交的那张全月图,体现了我国卫星技术在全世界的先导作用。

    D. 随着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目标的实现,我国也开启了对太阳系各行星的探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利用例证法,多方面展现了人类突破地球科学研究局限,利用空间技术在物理、生物、气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 材料二以时间为顺序,列举了自2010年起我国发射或即将发射的嫦娥系列卫星及探测器以及它们已经获得或预期获得的探测成果,让读者一目了然。

    C. 材料三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世界7个国家和组织截至2016年空间探测器发射情况,说明了这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把空间探测作为科技立国的重要途径。

    D. 材料四作者分析了技术发展与深空探测之间的关系:技术是深空探测的手段,我们在深空探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又促进了技术发展,两者互相促进。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还需要作哪些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

    B. “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

    C. “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实写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

    D. 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维,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这句话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她是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B. 她是国家队的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

    C. 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D. 她是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礼与俗的关系,是俗先于礼,礼本于俗。俗一旦形成礼,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

    A. 所以俗是礼的起源,却高踞于其上

    B. 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

    C. 所以高踞于俗之上的礼,却起源于俗

    D. 所以虽然礼起源于俗,俗却高踞于礼之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乔峰和乔布斯,都是英雄,一个出自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      ,一个在西方电子技术中引领时代潮流。

    ②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三天三夜,这期间两次在身体不适治疗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因     而病发,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③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     ,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

    A. 家喻户晓心劳日拙不以为意   B. 路人皆知心劳日拙不以为然

    C. 路人皆知心力交瘁不以为然   D. 家喻户晓心力交瘁不以为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5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I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丈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斜杠青年”颇为流行,指的是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

    与“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不同,斜杠青年代表着人们对可能性、对自由的向往。但一个踏踏实实的斜杠,并不容易被划下,因为这并不是将自己的职业简单地罗列。

    那么,你是更愿意将来成为一名“斜杠青年”,还是更愿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