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A. 权力过于分散

    B. 行政效率提高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君权空前强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中国有很多水利工程福泽久远。古人有诗云: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此诗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坎儿井

    D. 灵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古代丝织业发展至汉代,纺织技术已经十分高超,下列能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A.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

    C. 定州富人何明远私营纺织作坊的记载

    D. 汉代画像砖上的“采桑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

    A. 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

    B. 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 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

    D. 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问》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黄宗羲的思想虽然成为近代康有为等反专制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武器,但两者大有不同。与康有为比较,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 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主张

    B. 以人民主权来否定帝权

    C. 批判专制但未否定传统体制

    D. 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层带”的是

    A. 有轨电车

    B. 中山装

    C. 白话文

    D. 乡村祠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世纪晚期,有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不仅解答了中国为何败——因劣,而且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即争。该理论的引入者是

    A. 魏源

    B. 严复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14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帅部,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袁世凯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临时约法》中的

    A. 责任内阁制

    B. 君主立宪制

    C. 两党制

    D. 议会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 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

    B. 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

    C. 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

    D. 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

    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 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

    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A. 公开反对原始神灵

    B. 强调理性的重要性

    C. 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D. 因违法遭到了惩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 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表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反映了当时(   )

    A. 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B. 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C. 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 南方相对北方更安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唐代长安商业分布图,它反映了该时期长安城

    A. 除东、西两市之外设立更多的“市”

    B. 全城均衡分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 对城中的“市”已经不再直接监管

    D. 商业活动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理欲之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宋代以后更成为哲学和伦理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宋代的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反映了

    A. 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B. 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C. 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辩”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D. 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适应了军务需要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强化了专制皇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 古罗马与古希腊国情相似使其文化相似   B. 古罗马选择了与古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C. 古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 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

    A. 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 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 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 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优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自强运动的各项措施中,除京师同文馆是由总理衡门直接管辖外,其他各种设置如机器局、船政局、招商局、矿务局等,都是由地方督抚大员经办,各自为政。这表明

    A. 内忧外患冲击政权   B. 政府未能对工业建设统筹规划

    C. 政府信任汉族官僚   D. 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开始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宋恕《上李鸿章书》称:“变法之说,更仆难终,请为相公先陈三始:盖欲化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水火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这表明他(   )

    A. 主张用西服来取代长袍马褂   B.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 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D. 强调改革服饰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    )

    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

    ——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股取士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采取“官督商办”形式。……企业虽设有商董,但实际上,这些商股代表“全以官派行之”。就分配制度来看,“官督商办”企业普遍采取“官利”形式,规定自股东入股之日起,不论盈亏,每年都必须按规定向股东支付固定利息。随着1883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近代中国第一次“公司热”便开始退潮,“官督商办”企业也逐渐成了洋务派官僚的私产。

    第一部《公司法》颁布后,“公司热”再次掀起。……公司制的有限责任、短期内迅速筹集资本及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等优点,更能适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的股权结构和高层管理人员安排方面,都体现出更为浓厚的家族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家族公司通过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终演变成国营企业。

    ——摘编自周春平《论近代中国公司制演变过程》

    材料二1992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舆论环境逐渐放松,下海经商的规模不断扩大,终于在90年代迎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经商浪潮。……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提到:“陈东升,1992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宏观经济,下海创嘉德拍卖公司,他还募资创办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陈东升的大学同学、任职于中南海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毛振华于第二年下海创办中国第一家评估公司——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在物资部对外合作司工作的田源是比他俩高三届的校友,他是政府系统中对期货最有研究的专家,于1992年底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原军医大学教授赵新先凭借自己的知识研制出“三九胃泰”并在深圳开始创业;在惠州,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里开辟自己的工厂,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这家工厂日后就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家电公司TCL。

    ——吴楠《改革开放后的下海经商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两次“公司热”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1992年“公司热”出现的原因与特点。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公司热”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但是,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吃嗟怨,莫不自安。缘以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初之政敌,皆引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商旅野次,无复盗贼,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馈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贞观之治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