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6 题,综合题 3 题,填空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幵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佛教传入中国   D. 西学传入中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 老子   B. 墨子   C. 孔子   D. 韩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 周初分封   B. 商鞅变法   C. 秦设郡县   D. 汉初分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A. 聚族而居

    B. 原始农业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它是

    A.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B.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高的青铜器

    C.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D.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精美的青铜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

    A. 鼓励农业生产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建立县制   D. 奖励军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东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7•杭州)“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 兼并战争

    B. 各国的变法活动

    C. 铁器的使用

    D. 商业兴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成语“破釜沉舟”表现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一战役( )

    A. 涿鹿之战   B. 巨鹿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官渡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汉武帝时期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货币是( )

    A. 半两钱   B. 开元通宝   C. 五铢钱   D. 货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由兼并战争发展到争霸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朝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最为原始。(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就是黄帝。(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

    毛主席诗《沁园春·雪》(1936.0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

    (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三大官职,哪个官职负责管军事?

    (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创办什么学校?

    (4)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一淡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和文化措施?

    (3)据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请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题文)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___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以“________”为号召扩充疆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朝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 掌管监察事务;汉武帝建立___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加强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