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综合题 3 题,选择题 19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某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贺兰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丝绸之路形成于我国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指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

    (3)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主要起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9 题
  1.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 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 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 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 推广和改进耕犁

    B. 推广选种、育种

    C. 水稻采用育苗移栽

    D. 普遍种植双季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A. 广州

    B. 建康

    C. 扬州

    D. 荆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 三国中的魏国

    B. 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D. 三国中的蜀汉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

    A. 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 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 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 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B. 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C. 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誉得益于战国时期哪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A. 开凿灵渠

    B. 开凿大运河

    C. 治理黄河

    D. 修建都江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夏商两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

    A. 提倡改革   B. 重视教育   C. 发展经济   D. 以民为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B.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D. 北京人已会建造房屋,种植粮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 四川   B. 陕西   C. 甘肃   D. 新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哪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①黄瓜

    ②葡萄

    ③杂技

    ④小麦

    ⑤凿井技术

    ⑥佛教

    A. ①②③⑥

    B. ①④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应当是(    )

    A. 北京人

    B. 蓝田人

    C. 山顶洞人

    D. 元谋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东汉的建立者是(  )

    A. 刘邦   B. 刘彻   C. 刘秀   D. 刘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形势

    C. 秦朝统一   D. 三国鼎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