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宠辱不惊,闲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面对浮(   )的世风,淡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一种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的情怀,是一种闲适、沉稳的心境,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是一种朴素平凡而又不失智慧的(   )智与大气。

    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A.chóng   B.cóng )辱        ②不卑不(A.kàng   B.kàn )

    给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上汉字。(2分)

    ①浮zào(     )             ②ruì(     )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性学习。(6分)

    2014年1月11日下午,义乌市“五水共治”工作动员大会在市委党校召开,吹响了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的集结号。市委书记李一飞在会上强调,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增强治水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决打赢“五水共治”这场攻坚战,全力建设“碧水商城”。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标点不占空格)(2分)

    2.学校宣传窗将出一期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专刊。请拟出两个栏目名称。(每个栏目4个字)(2分)

    3.3月5日,在浙江的各条航道码头上刮起了一股交通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旋风。由共青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委发起的“青春助力五水共治”系列主题活动同步在全省各地启动。活动启动当天,来自厅机关、厅管厅属等单位的共20余名交通青年团员也在杭州市北星桥鸦雀漾船舶锚泊服务区和义桥港航站等地参加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和杭州交通系统的青年团员志愿者们一起走上停泊在锚泊区的船舶,帮助船户们清理垃圾、打扫卫生,并将垃圾回收用品赠予船户。

     一位来自安徽宣城的船户陈师傅从志愿者手中接过垃圾回收袋和倡议书,笑着说:“                               ”陈师傅会说出怎样的话呢?请根据当时的情境来补充。(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4)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两句就是佐证。

    (5)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师表》中“           ”两句所表达的志趣与其相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3分)

    (1)“ 不,我明白我应该看重自己,但这还不够,要是别人不爱我,那么与其活着还不如死去——我受不了孤独和别人的厌恶。     。瞧,为了从你那儿,或者谭波儿小姐,或是任何一个我确实所爱的人那儿得到真正的爱,我会心甘情愿忍受胳膊被折断,或者甘愿让一头公牛把我悬空抛起,或者站在一匹瘸腿的马后面,任马蹄踢向我胸膛……”以上文字出自《简爱》,“我”即简爱,文中的你是     (填人名)。

    (2)“这所科学院不是一座独立的建筑物,而是一条街道两旁连在一起的几所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才买下来给科学院使用的。科学院院长很客气地接待了我,我就在科学院里待了一段时间。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科学家,我相信我参观的房间不在五百间以下。”以上的“科学院”出自《        》(填作品名)。  

    (3)“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A见了,叫了声:‘啊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水浒》中接着上文发生的是         (填故事情节,六个字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13分)一山昙花(张晓风)

    “你们来晚了!”

    我老是听到这句话。

    旅行世界各地,总是有热心的朋友跑来告诉我这句话。

    于是,我知道,如果我去年就来,我可以赶上一场六十年来仅见的瑞雪;或者如果一个月前来,丁香花开如一片香海;或者十天以前来,有一场热闹的庙会;一星期以前来,正逢热气球大赛;三天以前是啤酒节……

    开头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忍不住跌足叹息,自伤命苦。久了,也就认了。知道有些好事情,是上天赏给当地居民的。旅客如果碰上了,是万幸,碰不上,是理所当然。凭什么你把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好景都碰上了?

    因此,我到夏威夷,听朋友说:“满山昙花都开了——好像是上个礼拜某个夜里。”心里也只觉坦然,一面促他带我们仍去看看,毕竟花谢了山还在。

    到得山边,不禁目瞪口呆,果真是满满一山昙花,果真每棵昙花都垂下一朵大大的枯萎的花苞。遥想上个礼拜千朵万朵深夜竞芳时,不知是如何热闹熙攘的局面。而此刻,我仿佛面对三千位后宫美女——三千位垂垂老去的美女,努力揣想她们当年如何风华正茂……

    如果不是事先听友人说明,此刻我也未必能发现那些残花。花朵开时,如敲锣打鼓,腾腾烈烈,声震数里,你想不发现也难。但花朵一旦萎谢,则枝棵间忽然幽阒如墓地,你只能从模糊的字迹里去辨认昔日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

    此时此刻,说不憾恨是假的,我与这一山昙花,还未见面,就已诀别。

    但对这种憾恨我却早已经“习惯”了,人本来就不是有权利看到每一道彩虹的。王羲之的兰亭雅集我没赶上,李白宴于春夜桃李园我也没赶上。就算我能逆时光隧道赶回一千多年去参加,他们也必然因为我的女性身份而将我拒之门外。是啊,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是我可以碰上的,哥伦布去新大陆没带我同行,莎士比亚《李尔王》的首演日我没接到招待券,而地球的启动典礼上帝也没让我剪彩……反正,是好事,而被我错过的,可多着哪!这一山白灿灿的昙花又算什么!

    我呆站在山前,久久不忍离去,这一山残花虽成往事,但面对它却可以容我驰无穷之想象,想一周前的某个深夜,满山花开如素烛千盏,整座山燃烧如月下烛台,那夜可有人是知花之人?可有心是惜香之心?

    凡眼睛无福看见的,只好用想象去追踪揣摩。凡鼻子不及嗅闻的,只好用想象去填充臆测。凡手指无缘接触的,也只得用想象去弥补假设——想象使我们无远弗届。

    我曾淡忘无数亲眼目睹的美景,反而牢牢记住了夏威夷岛上不曾见识过的一山昙华。这世间,究竟什么才叫拥有呢?      (选自《中外书摘》)

    1.作者和朋友去看昙花时,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均不超过4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憾恨  →_________

    2.选文开头部分写作者错过了“瑞雪”“丁香花开”“庙会”“啤酒节”等,写这些有什么作用?(3分)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花朵开时,如敲锣如打鼓,腾腾烈烈,声震数里,你想不发现也难。(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2)人本来就不是有权利看到每一道彩虹的。(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4.文末说“这世间,究竟什么才叫拥有呢?”结合全文,你认为什么才叫“拥有”?(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才艺”的主题阅读(12)

    【材料一】出国前与作了学龄儿童父母的朋友们聊天,每每感叹孩子们沉重的教育负担,不但有厚厚的课本和冗长的作业,一到周末,各种才艺“兴趣”班更是夺去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大多数周末。

    到美国后,我发现周围的很多人,也要忙于把孩子送往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汉语、以及各种体育训练。大概除了奥数在美国不普及外,其他方面与国内给孩子们和家长造成了沉重负担的各种课外学习并无不同。实际上,美国父母的负担可能会更重些,因为孩子放学的时间更早,而且法律不允许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在家,加上祖父母没有帮忙看孩子的传统,所以父母一方如果不辞职在家,要照顾孩子的各种兴趣学习真是非常困难。

    那么,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到底有没有差别呢?美国教育到底在哪种意义上还可以称之为“自由和独立”呢?

    细细观察与思索,差别还是有的。首先是美国的各种兴趣学习基本上不会与升学加分连在一起。美国的中小学是学区制度,“拼”的是父母是否能付得起高一点的房价和物业税住在好区,大学入学,特别是名校入学,虽然重视孩子的才艺,但那是靠你的申请书描述,更多的情况下是与孩子们非常综合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完全谈不上用才艺成绩来加分。而国内为了满足标准化的需求,从奥数到钢琴,甚至是古琴,全部建立起来各种等级制度,为了考一个钢琴高等级,很多孩子整日练习几首考试曲目,考了一个高等级却不会实际演奏。

    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孩子们在选择多元化上的区别。我相信不论中外,大多数父母让孩子们学习各种才艺,目的不是让孩子们走上职业艺术家这条独木桥。但在国内,很多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们为了考级别无选择,只好一条道走到“黑”,而在美国,因为学习更多是为了兴趣和培养孩子们的修养,所以孩子们在学习内容上可选择的余地大得多,中途“改行”屡见不鲜,而孩子们如果将才艺当成专业,也有很多灵活操作的空间。

    而另一个区别,似乎在于心态。国内的每一位朋友似乎在抱怨“万恶的教育制度”的同时,都在继续不知疲倦地把孩子们送进各种才艺培训班中,而每每聊天,都忧心忡忡地数说着各种才艺学习,如何在孩子的小升初或升高中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很多美国家长,虽然为了孩子的付出可能一点也不少,但却有足够的自由选择,其心态也要从容许多。

    看来,中美在这方面区别的不是让不让孩子们学习才艺,也不是“孩奴”们付出的多少,而主要在于才艺学习是否被量化成了孩子们进阶的工具。

                    ——选自财富中文网《才艺:变形的中国教育》有删改                                    

    【材料二】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刺痛着我的心房。美国12名获得“总统奖”的高中生与中国12名被顶尖大学“预录取”的高中生“对话”,他们同时被摆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制定一项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一亮相就开始大展才艺——演讲、弹古筝、弹钢琴、吹箫、小合唱、背诵、大合唱,整个过程,学生们十分倾情,甚至眼含泪花,到最后,他们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到非洲去旅游募捐;美国学生则从分析非洲教育、食物、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入手,详细阐明自己可做什么、怎么做,每一项预算都精确到美分,并且,大家既有严细分工,又有整体合作,整个计划拿来即可进入实施阶段……

    你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像是“优人”,擅长在问题的外围轻歌曼舞;美国的学生个个都像是“剑客”,擅长直击问题的内核。

    奥巴马在2010年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知道有些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会让你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觉,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缠万贯、功成名就——你会认为只要会唱rap、会打篮球或参加个什么真人秀节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现实是,你几乎没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我们的学生可不信这个邪!仅北影一所学院2013年的报考人数即超过了万人!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到艺坛站脚,你说“才艺”这碗饭该有多香!

    在当今中国,有才艺就意味着有人气,有人气就意味着有名利。人人都迷恋捷径,人人都抢着做“抓眼球”的事,人人都梦想把才艺当饭吃……这是多么堪忧的现实!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记这样的耻与痛——在费城博览会上,人家送去的是蒸汽机,我们送去的是挖耳勺。                    ——选自张丽钧《才艺崇拜》有删改

    【材料三】来自网络的声音

    无是无:当各种兴趣学习都关系升学加分,无路可走的普通家长们把孩子和自己逼上梁山一条道。中国教育和现实经济一样,追求华而不实。大家都愿意坐着不干活就拿钱,还要得瑟给别人看,显呗!

    佛山成大侠:孔子曰:因材施教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但是,在这个全民折腾的年代,没有多少家长有这样的见识和勇气

    金墨958:才艺教育永远都不多余,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但要重视培养与呵护兴趣。没有兴趣,则不快乐、也走不远,不学也罢!还有,不能把功利看得太重,顺其自然,则不焦躁,怡然有得。

    期待:才艺课应该是为孩子开一扇门,让他们自己在其中尝试、摸索,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借着各种学习活动,增加他们生活的多样性。

    1.阅读材料一,思考: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差别在哪里呢?请分点回答。(2分)

    2.结合材料二中的故事内容,分析划线句“优人”“剑客”分别有什么特点?

    3.材料二中引用奥巴马在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4.关于中国式的“才艺教育”“才艺崇拜”,网友们引起了很大反响,纷纷在网络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结合生活实际,也用跟帖的方式谈谈你的看法。(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这首诗的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2分)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 又何焉(    )         (2) 弗敢也(    )   

    (3)民不以封疆之界(     )    (4)亲戚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宽厚刘宽(8分)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宽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释:齐:治理   亭传:乡间客舍。亭,秦汉时乡以下的行政机构。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随所(    )罪     (2)吏人有(    )

    (3)灾异或(    )     (4)引(   )克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3.选文中刘宽的“宽厚”体现在哪些事上?(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在公园,见一种花出奇的大,便问公园管理员,这花结的果一定很大吧?而管理员告诉我,这花是结不出果的。我问为什么,管理员说,把心思和力气都用在开花上,又如何能结果呢?

    有一种人,像这花,正因为在人生的“开花”上太用力、太执着,而无法结出人生的正果。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