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老师让小丽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小明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

    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制       D.大一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代以来,人类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最主要是因为(   )

    A.国家统一    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太学的建立    D.交通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玄奘西行       D.丝绸之路的开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巩固对西周的统治

    C.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D.炫耀周的强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公元前7世纪后期,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         B.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楚庄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学术活跃,百家争鸣          D.农业发展,商业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   )

    A.众多豪门望族      B.众多思想流派

    C.众多地方政权      D.众多文学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秦始皇当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_______的入侵(   )

    A.匈奴           B.越族

    C.突厥      D.蒙古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史学名著《史记》记述我国古代(   )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东汉末年的各路军阀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的是(   )

    A.刘备       B.袁绍

    C.曹操       D.孙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的国家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你认为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

    A.促进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B.保护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迁都洛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  “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史记》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材料一提到了哪几件历史事件?

    (3)材料二是谁的名言?这些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他是哪家学说的创始人?记载他言论的书叫什么?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4)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3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