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秋水时(1)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2)渚崖之间,不辩(3)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4)向若(5)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6)之闻而轻伯夷(7)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8)见笑于大方之家(9)。”

注释(1)时:按时令。(2)涘:水边。(3)不辩:分不清。(4)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5)若:海神 (6)孔子,字仲尼。(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8)长:永远。(9)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河伯始旋其面目

伯夷之义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请分别写出一个从甲乙两文中蜕化出来的成语。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引用《齐谐》是为了证明鲲化为鹏的故事并非自己编造,与开头相互印证补充。

B. 甲文告诉人们无论是高飞九万里的大鹏还是林泽间飘荡的雾气、尘埃,都需要凭借风的力量,是有所待的,因而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C. 乙文开头部分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用意是对比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D. 乙文中的河伯是一个不值得称道的人,骄傲自满,始终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