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鱼梦见花

王琰

(1)去平川采访时,天气正热。酒店的房间很大,更显得寂寞。小茶几上一只仿古小陶罐里,斜插了一支新鲜的绿萝——带着对阳光的渴望,它正向着窗户的方向伸开一小片嫩叶。而我想要的远不止于此。日子可不可以简化成小陶罐里的一汪清水?少许清澈、冰凉的水,装在一只小陶罐里,浑圆的瓷,朴素、简单,只捧着一支绿萝。

(2)小陶罐上用墨色画着水波纹,鱼躲在水波纹的背后。

(3)我想起小时候,父亲喜欢用陶罐养花。

(4)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院里铺了红砖。房前是花园,各色花木长得旺盛。花园旁放一只大大的陶缸,陶缸里养着红荷。荷叶亭亭长出水面,举着小拳头般艳艳的花苞。水里还养着几尾小鱼,在水里穿梭。

(5)夏天,我总爱坐在那陶缸前,读书,或者侧耳倾听荷花花苞绽开时细小的声响。

(6)别人给了些莲子。莲子壳坚硬,父亲把有小凹点的那一端用手术刀刻开。他原本就是谙熟于用手术刀的,他是个外科医生。锋利的手术刀在莲子上刻出一条细小的若有若无的缝。父亲将它们一枚枚浸入温水里,每日换水。没几天就有小小的芽从那破口处顶出,再长得长些,父亲就将它们一枚枚移入陶缸里。陶缸里装了塘泥,加上水,再过几日,水面上就生出一两枚小小的新绿的荷叶来漂浮着。任谁见了都惊喜有加。

(7)父亲又找了些沙子来,一点点撒进去,铺在泥巴上。待整个缸里都撒均匀,水澄清了之后,在里面养了几尾小鱼。鱼可以吃水里的虫子,粪便又可以肥花,一举两得。

(8)现在,家里没有陶罐了,父亲也已经离世三年了。

(9)第二天,在平川的陶文化博物馆里,我看到鱼纹、蛙纹和鸟形彩陶。鱼、蛙、鸟,似乎永远是彩陶纹饰中母题,延续数千年之久。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简化。一只碎裂了又修复好的鱼纹彩陶盆,还是一件有着完美曲线的器物。仿佛一条鱼退回水中,退回到这只鱼纹彩陶盆上……

(10)忽然想起西安半坡出土的鱼纹彩陶盆,画在彩陶盆内壁上的人面鱼纹图,人面与鱼纹结合为一体,给人一种神秘感——一个对着盆子画下自己脸的人,感到孤单,随手加了两条小鱼,还有点孤单,又加了两条大鱼,还嫌不够?那就再加两条小鱼……

(11)远在六千年以前平川陡城,应该也是一派水草繁茂的景象吧?这件仰韶文化早期鱼纹盆,提醒我这里曾经的地理环境——一条鱼和一条河水就可以拼凑出这里山河曾经的模样吗?

(12)如今,平川周围漫漫群山环抱,一尊烟囱在沟口高高耸立着。

(13)烧陶窑场火热得像是只有夏天。这里是个欢快的劳作的地方,黑黑的煤燃起来,窑通红地烧起来,风呼呼地从烟囱里鼓劲地吹,许多只层层叠叠的罐子,它们像是要在窑里飞舞起来一般。

(14)出窑的时候,所有的陶器要精选一遍。残次品倒入一条深沟。一条山沟被填得平了,是废弃的陶瓷碎片堆积而成,最下层是宋瓷,再上来是元瓷,然后便是明清时期的瓷器,它是堆积着的活历史。

(15)它们曾经是杯、花瓶、盏、碟的一部分。宋代的白瓷上绘有褐色的彩绘草纹,元代的靛蓝釉上有水波纹荡漾,明清的青花带着繁复的热闹。

(16)只余这些碎片,它们有着那个朝代的颜色和纹路。颜色和纹路其间,有前朝静止的人,在窃窃私语

(17)陶瓷填平的那一条深沟被风掠过。残次的陶器们早就粉身碎骨。它们曾经发出碎裂的响声,它们像是历史。

(18)采访结束,我从平川买了一只小陶盆回去。陶盆上寥寥几笔画出一尾鱼图案,像是从仰韶时期一路游来,带着或疏朗或细腻的气息,穿过或粗粝或雍容的时光,如今悠游在我的书桌上——碗莲种子安静地发芽,我在陶盆里面加入塘泥,再加上清水,静待莲花生长。夜深了,陶盆上的鱼在做梦,鱼梦见花了吗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写平川酒店里新鲜的绿箩对阳光的追逐,反衬出对现实生活的厌恶与批判。

B. 作者极为详细地描写父亲养荷的过程,是为了突出对父亲严谨做事风格的赞美。

C. 作者由鱼纹彩陶盆联想到仰韶时期的地理环境,表达出对过去湿润环境的喜爱。

D. 作者写平川采访的所见所感,既交织了丰富的个人情感,又融入了历史的厚重。

2.结合上下文,解释第(16)段“颜色和纹路其间,有前朝静止的人,在窃窃私语”的含义。

3.文章最后的第(18)段写道:“陶盆上的鱼在做梦,鱼梦见花了吗?”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