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大声喊着你的名字

白小良

①走到高坡上,华老师见东边的云彩愈加红了,就停下脚,用沙哑的嗓子喊身后的学生,要大家加油。

②这支穿行于高山峡谷间的队伍,是从地震中心的小学校突围过来的。

③天空正用一片绚烂的颜色昭示着生活的美丽。经历了梦魇般下午和夜晚的学子们,此刻全都疲惫不堪、衣衫不整,他们伫望于五月的晴空下,眼睛湿润了。多少年后他们依然记得这样一个时刻。

④余震又开始了。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魔儿,又鼓捣出魔法来了,阳光没有照到的深谷里腾出了团团烟雾,才一会,在早晨第一缕阳光里面,高坡地方又有沙石流下去了。学生们互相照顾着,站在那,不敢坐下,一坐下马上全都会瘫在地上起不来的样子。

⑤余震稍息,华老师领了孩子沿着山脊行军了。走了一天一夜,顶少还得有一天的路程。而他们的全部给养只是两袋夹心饼干和三瓶矿泉水,面对的却是无数的魔:山体裂缝、泥石流、暴风雨、高山反应、浓雾、阴冷、饥饿和恐惧,甚至还有一些奇异的事情。

⑥华老师说奇异的事情不止一次。先是在翻越第三座大山时发生的,本来熟悉的山和路和以往不一样了——山形变了。原本记准了往上走的路,现在变成往下走了,要是按原来的方向走,准会掉到悬崖下边去。

⑦华老师走走停停,鼓励快挺不住了的学生,不断地叫他们的名字,要大家挺住,加油。老师说前边不远的地方,正有好多好多糖、冰激凌、面包、可乐……还有,警察叔叔就要来了。

⑧正午阳光下面,这支队伍缓慢穿行于原始森林中,在古树、巨石之间不断消失、出现。到了一块披满苔藓的巨石旁边,华老师猛然觉到了一阵怪异的风袭了过来,阴冷的要命,直沁到骨子里了,伴了一种刺鼻的气味。华老师知道要出事了。抬一抬头,看见天空渐渐暗下来了……恍惚间,见一大团浓雾从前边满是树桂的古树下边涌了过来,腾腾黑色一人多高,发出来类乎硝酸一样的气味。同时,不知哪来的树枝、石块从天上直往下掉。

⑨做乱以来,魔对于自己的对手始终困惑不【解析】
要说那些军绿色、橘红色、天使白色倒也罢了,他们毕竟训练有素,不容易打败。可谁知身穿杂装的老百姓都没有屈服的,这就奇怪了。现如今,连小娃娃都快要“打败”自己了。魔禁不住直摇脑袋,它想不明白是咋回事儿。

⑩表面上,面前的娃娃们衣衫不整,好像够狼狈的了。但内心里,他们想必都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这几乎是明摆着的事儿,没有谁吓得瘫倒的样子。并且,这些人还一起猛劲儿喊着什么。

⑪开始听去喊声还有点凌乱,但一会儿就整齐划一了。

⑫学生们原本是互相喊着对方名字的,缀上“挺住,加油”的话。后来,不知是谁先起的头,由相互喊名字渐渐变成喊一个熟悉的字眼了——极具份量的字眼,起初是几个人喊,接下来就是全体一起喊了,喊那两个字加油。

⑬第一个字的口形像吹口哨似的,好像是中国的“中”字,第二个字自不必说了。后面的话是加油、挺住。魔雾卷了卷,知难而进退了。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地震后的异象终竟渐渐消去,暗淡的天空一点一点亮起来了。

⑭要说,一开始面对如此意料之外的情况,华老师和孩子们不是没有恐惧和慌乱。华老师后来说他不是英雄。公平说,对于华老师而言,恐惧和慌乱其实瞬间即逝了,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们挺在黑雾阴风里,互相鼓励着度过了难关。

⑮太阳出来了。可以看清,蜿蜒在山谷里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他们大都10岁左右。衣襟不整,面容憔悴,拉拉扯扯,只知道边走边喊,一直没有歇过。生怕一停住,马上就会累得瘫倒下来吧。童音沙哑仍不失金属般的穿透力,在大山里传了很远。

⑯空降兵是最先发现这支队伍的。一下子,伞兵们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茂林之中,竟然荡漾着如此荡气回肠的声音。

⑰总算到了营地,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看见了更多的军绿色,还有很多很多的橘红色和天使白色在废墟上奋战。说起来,魔的失败难道不是早就注定了嘛。

⑱天空湛蓝,云彩绚丽。

⑲华老师和他这支衣衫褴褛的杂色队伍,同灾区处处那威武的绿,英勇的(橘)红和天使的白一道,仿佛一直在(用行动、声音)大声地喊了同一个名字“中国,加油。”“中国,加油。”

(网络微型小说节选  有改动)

1.初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心理

学生们从地震中突围

恐惧

坚定信心

到达营地

2.再读全文,试分析“太阳”、“阳光”、“云彩”等字眼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内容上既交代了华老师等人行走在高山峡谷时天气的晴好,也暗示了华老师在地震过后带领孩子走出困境的坚定信心。在结构上也与结尾段相照应。

B.华老师带领学生一路行进时,告诉学生说前面不远的地方有“好多好多糖、冰激凌、面包、可乐”,意在说明华老师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去激励孩子走出险境。

C.本文语言细腻生动,主要运用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等,其中又以描写为主。

D.最终孩子们能在华老师的带领下走出高山峡谷,安全到达营地,主要得益于华老师的激励和鼓励。

E.本文从华老师的视角构思,叙述了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自己心中的“魔”的小故事,表达了对善于激励学生的华老师的赞美之情。

4.本文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大声叫喊名字”、“大声呼喊口号”这些做法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著名的衡水中学的健身跑很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不仅队列整齐、步伐统一、队形严密,同时宏亮的口号响彻云霄、气贯长虹,彰显了衡水中学学子的豪气、底气、大气和霸气。男生、女生呼喊时的口号响度近乎“歇斯底里”、“声嘶力竭”、“振耳欲聋”。其中“左脚清华,右脚北大;清华北大,通通拿下”,充分展现了“衡中人”的精、气、神的高度合一。看得出学生的热情是涌动的、激情是奔放的、活力是四射的,由此也大大丰富了衡水中学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