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1.下列选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寒食节” 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绵山焚身。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B.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C.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的景象。

D. “遥知幕府清明饮”实写了作者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景象,其乐陶陶。

E. “应笑驱驰羁旅中”写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做笑谈。流露出作者对于幕府中友人的埋怨,不等待自己回去一起再饮酒过节的悲伤情绪。

2.本诗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