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敢和差距较劲

①差距,是一个人们不太喜欢的词,因为觉得差距就代表着失败,代表着没面子,代表情何以堪。但是,差距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认识自我、提升自己的机会。大到一个国家,因为看到了差距,可能会及时调整尽快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瞄着国际一流水平,在正视差距中不断前进,在努力追赶中缩小差距,才取得了如今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小到个人,国为看到了和他人的差距,就会勤奋刻苦,追赶上来。

②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百舸争流的时代,差距无处不在。古语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是客观存在,也并不可怕,但最怕的是对差距或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或坐井观天、一叶障目,根本不想正视差距。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的人在差距面前担心领导“看轻”了自己,同伴“看扁”了自己,而故作高深、恣意掩饰,不敢敞开自己、“暴露”自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是自欺欺人,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③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常怀“差距意识”,敢于和一流比差距,善于缩小差距,才能路身流、比肩一流。换句话说,就是要多和差距较较劲。之所以强调“较劲”也正是说明,承认差距尚且不易,要补足差距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查漏补缺、不断学习,更要克服自己长期形成的情性、惯性,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严。

④较劲,不是认死理,而是认识到差距并承认差距的存在,有志赶超的精神和气势。这是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清醒,是一种多在事上磨的韧性,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自觉,更是一股不服输、不气接的精气神。古往今来,多少平凡的人不是靠着这样一股气啊、劲啊,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⑤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多次还在朗读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兒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但是他只是贼,而曾国藩却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可见,一开始有差距并不可怕,只要愿努力、肯较劲,差距总会一点点赶上、甚至被超越。

⑥“               。”任何成绩都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勇于与自己较劲,不退缩;敢于与高手较劲,不让步;善于与困难较劲,不低头,我们就能把短板变成我们的优势,实现由“跟跑”“后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②③段从哪两个方面围绕“差距”展开分析论证?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填入第⑥段段首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