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应对自然灾害……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中,“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走集体化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58年,在农业上,政府提出"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出现了亩产中稻13万斤、山药120万斤、小麦12万斤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奇迹”,总产量比美国还多出40亿斤。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三中的农业产量?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材料四  农民衷心拥护党的政策,情不自禁地唱着这样的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的“政策”叫什么?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说明农民拥护这一政策的原因?

(5)根据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