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前纪游诗(其九)

陈函辉①

吾家仲举②峻,七尺不畏死。

一榻风萧萧,独悬徐孺子。

累世称通家③,南州又高士。

当今第一人,惟有黄石斋④。

扁舟丹阳道,风雨琅玕纸⑤。

(注)①陈函辉:明末名士,黄道周弟子,徐霞客好友,此诗纪念与徐霞客的交游。②仲举:东汉名士徐稚,当时贤臣陈蕃曾慕名登门拜访他。③通家:指陈函辉与徐霞客两家世代交谊深厚。④黄石斋:即黄道周,明末名臣,后死于抗清。徐霞客曾雇船追黄道周到丹阳,前后多次追随拜访他。⑤琅玕(gān):如珠玉的美石。

(材料二)

《徐霞客游记》旧序(节选)

潘耒①

文人多喜言游。游实未易言也。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

霞客之游,在中州者,无大过人。其奇绝者,闽粤楚蜀滇黔,百蛮穷荒之区,皆往返再四。但有名胜,不避风雨,辄迂迴屈曲以寻之;先审视山脉水脉去来分合,既得大势,一丘一壑,支搜节讨。不计程期,不求伴侣。

霞客之文,排日编次,未尝刻画,而天趣旁流;土俗人情,时时著见;向来山经地志之误,纠正无遗;胜迹异闻,应接不暇。然未尝有怪迂欺人之语。钱牧斋称“此世间真文字”,诚然哉!

故吾于霞客之游,服其精详;于霞客之书,叹其真实。或言:“玄奘之游竺国,求梵典也;都实②之极吐蕃西鄙,穷河源也;霞客果何所为?”夫惟无所为而为,故专志;专志,故行独;行独,故去来自如,无所不达意。造物者不欲使山川灵异久秘不宣,故生斯人以揭露之耶?惜吾衰老,不复能奋衣裳蹑清尘遂令斯人独擅奇千古矣

(选自《遂初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注)①潘耒:明末名士。②都实:元代大臣,受元世祖命考察黄河源。

(材料三)

顾大嫂计赚孙立

且说顾大嫂得了乐和消息,急忙与孙新商议道:“你有甚么道理,救我两个兄弟?”孙新道:“若不去劫牢,别样也救他不得。”顾大嫂道:“我和你今夜便去。”

孙新笑道:“你好粗卤。若不得我那哥哥,和这两个人,行不得这事。”顾大嫂道:“这两个是谁?”孙新道:“便是邹渊、邹润叔侄,现在登云山台峪里聚众打劫。”两人差人去请邹渊、邹润,商议劫牢后去处,邹渊道:“救得你兄弟,便投梁山,你夫妇肯去么?”顾大嫂道:“都随你去,只要救了我两个兄弟。有不去的,我先一刀戳翻了他。”

孙新、顾大嫂与两好汉商议了半夜,天明使两个伙计推一辆车子,孙新道:“快走城中营里,请我哥哥孙提辖并嫂嫂乐大娘子。”顾大嫂也分付伙计道:“只说我病重临危,有几句紧要的话嘱付。”饭罢时分,望见车儿来了。孙新入去报与顾大嫂得知,顾大嫂分付道:“只依我如此行。”孙新出来接哥嫂同到房里。

病尉迟孙立进门便问道:“兄弟,婶子害甚么病?”孙新答道:“她这病跷蹊,请哥哥到里面说话。”孙立便入来。孙新分付火家,着这伙跟马的军士去对门店里吃酒,便教伙计牵去马,请孙立到里面来坐下。良久,孙新道:“请哥哥嫂嫂去房里看病。”孙立同乐大娘子入进房里,见没有病人,孙立问道:“婶子病在那里房内?”只见外面走入顾大嫂来,邹渊、邹润跟在背后。

孙立道:“救甚么兄弟?”顾大嫂冷笑道:“伯伯,你不要推聋妆哑。你在城中,岂不知道他两个是我兄弟,偏不是你的兄弟?”孙立道:“我并不知因由,是那两个兄弟?”

顾大嫂道:“伯伯在上,今日事急,只得直言拜禀。我如今主意已定,要去城中劫牢,救出我两个兄弟,都投梁山泊入伙去,恐怕明日事发,先负累伯伯,因此请伯伯到此说个长便。伯伯若不肯去,我们自去上梁山。如今朝廷有甚分晓,走了的倒没事,见在的便吃官司。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伯伯尊意如何?”

孙立道:“我却是登州军官,怎敢做这等事!”顾大嫂道:“既是伯伯拦阻,我们今日先和伯伯拼个你死

顾大嫂又道:“既是伯伯不肯去时,我们自去下手。”孙立道:“虽要如此行时,也待我归家去收拾包裹行李,看个虚实,方可行事。”顾大嫂道:“伯伯,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孙立叹了一口气,说道:“既是如此,我怎地推却得开?不成日后倒要替你们吃官司?罢,罢,罢!都做一处商议了行。”先叫邹渊去登云山寨里收拾起财物人马,带了那二十个心腹,来店里取齐,邹渊去了。又使孙新入城里来,问乐和讨信,暗通消息解珍、解宝得知。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节)

(材料四)

火把(节选)

艾青

我们是中国的女人

比俄国的更不如

我们从来没有勇气

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

难道我们永远不要改变么?

自己不改变谁来给我们改变呢?

(在黑暗的深处,有几个女人举着火把过去

她们的火把

撕裂了黑夜的苍穹——

感受不自由莫大痛苦

你光荣的生命牺牲

在我们坚苦的斗争中

英勇地抛弃了头颅……)

我们该回去啦,让我把火把点起。

——一九四零年五月

(选自《艾青诗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用典,以东汉时陈蕃与徐稚的交往来对应自己与徐霞客的交往,表达了对徐霞客的欣赏。

B. 诗人回忆与徐霞客同处一榻,谈笑风生的往事,后面更着一“独”字强化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C. 诗人对徐霞客的情意不仅缘于两家祖上交情深厚,也来自于与徐霞客交往中对他人格的钦佩。

D. 诗人感慨徐霞客长年旅行在外,不避艰难险阻,称赞他为“高士”,又称他是“当今第一人”。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天趣旁流_____

异闻_____

然哉______

吐蕃西鄙______

3.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

不 复 能 奋 衣 裳 蹑 清 尘 遂 令 斯 人 独 擅 奇 千 古 矣

4.翻译文中句子。

造物者不欲使山川灵异久秘不宣,故生斯人以揭露之耶?

5.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中徐霞客旅行心境最相似的是(    )

A.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李白

B.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白居易

C. 所之不合宜,乃与鱼鸟亲。——张岱

D.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

6.后三则材料都用了对比手法,参照示例,结合内容分别说说第三、四两则材料中对比的作用。

示例:《〈徐霞客游记〉旧序》将一般文人之游的“近”“浅”“便”“群”与徐霞客之游的“广”“奇”“畅”“久”做对比,突出徐霞客是卓越的旅行家。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