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环渤海地区钢材严重供大于求,大部分钢材流向以南方为主的其它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处于供略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西部地区钢铁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相对落后。

材料二: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京津冀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水泥、钢铁、炼油、火电等高污染产业,形成大量的PM2.5; 机动车尾气污染被列为PM2.5第二大来源。目前北京市有500多万辆机动车,除直接排放碳黑会形成PM2.5外,机动车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过化学反应也会形成PM2.5。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因之一。

(1)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异同点。

(2)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四个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

(3)华北地区雾霾天气在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并说明理由。

(4)为改善华北地区雾霾严重的现状,提出治理措施。

高三地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