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整体安置在“水晶宫”进行考古保护,2009年9月26日首次展露真容,采集文物样本和收集整体打捞后的基本信息。其据保守估计,其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

(1)“水晶宫”舱体内充满海水,每月置换一次,其中水质、温度以及其他环境与古船出水前相似。为了保护水晶宫建筑能够百年防腐,你认为选择建筑材料应当具有的特性有_____。

(2)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___(填化学式)。

(3)打捞出水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这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以下措施不能阻止铁器生锈的是___(填序号)

①刷漆  ②涂油  ③水洗  ④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4)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破碎的瓷片与淤泥混杂在一起。为使这些宝贵的文物不流失,请你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法获得这些碎瓷片: ______________。

(5)沉船出水的漆木文物都富含水分,为了防止木制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考古界常常可用_______方法让明矾晶体(KAl(SO4) 2·12H2O)填充在木纤维中,已知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九年级化学填空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