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掌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者,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从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材料三:“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材料四:“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摘录

“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英国学者奥内尔《清长之战》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必须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写出2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3)材料三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谁?

(4)根据材料四,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