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学作品阅读。

不管什么样的爸爸都是伟大的

我在一所环境很好的学校教书,这里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是很强大的,每年都有很多有财力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自然,对于贫困的孩子而言,这是一道高贵的门槛。可是,天下父母为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没有贵贱之分,所以,我们的学校里也有些借款读书的孩子,这种环境下,父母和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那天下班后,我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影,在路边忙碌着。他是一个五十上下的瘦弱的中年人,正准备收摊。那是一块一丈见方的塑料油纸,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棉拖鞋。他娴熟地收起几双鞋往旁边的蛇皮袋里塞着,浑然没有发现已快走近他身边的我。当我无意间发现了他头上几缕被风弄乱的银丝时,我又一次确定了自己的感觉:我曾见过他!猛然间,他抬起头,正问我是否要买鞋时,又迅速地低下头,似乎在逃避什么,我满心狐疑地走开了。

第二天,我为孩子们读了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有关父爱的文章。文章写了一个孤苦的盲人为了生活,在学校门口摆摊为生,他的生意自然很清淡,可他心里高兴,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更因为他心里也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位盲姑娘,之后,他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慢慢地,孩子长大了,念小学了。盲人仍然在学校门口摆摊,孩子在里面上课,他就在学校外面等候孩子,然后与孩子一起放学上学。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一次过马路时,他都牵着孩子的手侧着耳朵说:“等等宝宝,让我听听,有没有车!”开始孩子还有些胆怯,后来,孩子越长越高,可以牵着爸爸的手过马路了,盲人还是坚持每天接送孩子,只是现在过马路时,他因为有儿子的牵引,脚步变得轻盈了,脸上还带着微笑。

文章读完之后很久,学生们都没有回过神来。我让他们发表读后感,有的孩子说,盲人也有爱!有的说,盲人的爱更伟大!还有的孩子说,不管什么样的爸爸都是伟大的!突然,我发现了一双与卖鞋人神似的眼睛,他的眼中饱含了泪水,激动地看着我。我突然想起来,那名瘦弱的男子原来参加过我们的家长会,我的心里顿时有了数。

课后,我把男孩叫到了办公室,微笑着对他说:“知道吗?你有一个很了不起的爸爸!”这一次,男孩又哭了,很伤心,也很快乐。

放学了,当我又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时,远远地,我便看见男孩正在帮爸爸收拾摊子上的鞋,还很开心地跟爸爸聊着什么。看得出,卖鞋的父亲今天也很快乐。

我突然想起了多年之前的我和父亲,那时,父亲为了给学习紧张的我补身体,吃了两个多月的咸菜,省下的钱买了香蕉、火腿和核桃送到学校。他为了顾及我的面子,站在教室后面的窗子边看了很久都没有惊动我,后来,东西还是托食堂做饭的奶奶给我的,当奶奶告诉我爸爸来看过我时,我心中的感觉难以言喻……

整个晚上,我辗转不能入睡,眼前满是班里那个男孩与他父亲的影子。明天,我一定要去告诉这位卖鞋的父亲,其实,我也有一个贫苦的父亲,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还要告诉他,他的孩子很听话,很优秀,我更要告诉他,他是一位非常富有的爸爸。

(作者  朱潜涛  选自《新民晚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不管什么样的爸爸都是伟大的”为题,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蕴涵着爸爸的独特身份与深深的爱。

B.文章对人物描写细腻感人,如“又迅速地低下头”此处细微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个人怕老师认出自己,而给孩子丢脸的窘态。

C.文中写到我回忆自己当年的父亲也和这位男孩的父亲一样,表现了我现在才悟出父爱的惭愧之情。

D.文章的主题是父爱,但是写的生活是当代特有的,那就是生活还很拮据的父亲出于父爱,宁可自己受更多更大的苦,也要多花钱让孩子上名校!

2.“这一次,男孩又哭了,很伤心,也很快乐。”你对男孩的这个举动如何理解?

3.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你也把你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亲的伟大之处说出来,并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述出来。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