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

游雪晴

①1月15日—17日,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几天的重污染天气,更让人们期盼冷空气带来大风,吹走雾霾。往往这个时候,“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风电场就成了“背锅侠”。

不过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三北”防护林不但没有加重雾霾,反而对雾霾有清除作用。这个锅背得真冤。

③基于长期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与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马建民介绍,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我国北方约3000万吨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区是华北片,清除量达到PM2.5总量的0.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影响可忽略不计。北京市中心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

⑤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是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或降水“湿清除”效应。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达百公里以上,“三北”防护林不可能阻挡冷空气或寒潮,并影响下游大范围区域风场。

⑥可近几年确实感觉大风越来越少了呀!“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院朱荣解释道,近几年气候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北京的大风日数和年平均风速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大风日数,与前30年的均值比,可谓是断崖式暴跌。

⑦朱荣告诉记者,其实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导致空气流动的根源是空气温度和密度的差异。由于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冷热变化有差异,冬季陆地冷于海洋,风从亚欧大陆的腹地(西伯利亚)吹向太平洋,所以北京冬季多西北风。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

⑧从冬半年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的年代变化来看,60—70年代的寒潮和强冷空气相对较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以后又稍有增多;对应风速变化来看,60—70年代北京平均风速较大,80年代明显减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如此看来,北京的风速变化还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

选自《科技日报》

1.选文第①段从“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有什么好处?

2.阅读全文,说说选文主要围绕什么问题?从哪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

3.请说说文章题目“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有什么特点?用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

4.从文中看,近几年北京地区风速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5.选文②、③、④、⑥段有五处划线句子,它们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