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人物以其杰出的成就深刻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成效最大的。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这次变法在土地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材料二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2)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的?

材料三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余年,...后几经波折,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各国往来频繁,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开通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赛“毅然应募”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什么?文中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开通有何意义?

材料四他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成了纸,于永元十七年(105年)献给和帝。人们把这种纸称。蔡侯纸”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他”是谁?“蔡侯纸”的出现有何意义?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