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下列小题。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①“一啸山摇地冒烟,神舟十一别秦川。景陈二马腾空去,疑是金龙上九天。”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1月18日14时07分许,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大草原主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自主打开了返回舱舱门并报告个人状态良好。

②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比过去高了50公里。为何要高出50公里?航天科技集团五院GNC分系统指挥罗谷清说,主要是为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做准备,因为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

③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是搭建太空之家的重要一步,尤其是两者从相距120米到最终完成对接的阶段,难度最大、风险最高。为了让它们能在以8倍于子弹的速度下毫厘不差地对接在一起,技术人员对光学成像敏感器实现了升级。

④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主任设计师龚德铸说,太空中阳光照射强度是地球上的三到五倍,很容易“亮瞎”飞行器的“双眼”,就像开车时被对面来车晃了大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视力,因此以往交会对接要选择光线合适的时机进行。

⑤与天宫一号上运用的一代产品相比,升级版敏感器的太阳杂光抑制能力、识别目标敏感度均大幅提升,即使被晃了眼,视力恢复时间也能从原来的十秒缩短到几百毫秒。由此,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可以实现准全天候实时对接,可保障航天器突发维修补给或航天员应急救生。

⑥神舟十一号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在那里会受到太阳的辐射、地球大气的辐射和反照,还会受到许多游离在空间的高能粒子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船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就像人类的衣服一样,天冷时能保暖,太阳照射时能防晒,同时衣服还能隔离灰尘、雾霾等有害因素对皮肤的伤害。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研究人员为轨道舱设计了一套厚度大约2厘米的外衣,能高效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之间的换热,外衣表面还有一层华丽的复合膜,来提高飞船对轨道原子氧等粒子的防护能力;在返回舱外表面,喷涂了特殊设计的有机热控涂层,为保证在轨期间的返回舱温度条件提供有力支持。

⑦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的亮点明显,首先是全国首创特大型降落伞。降落伞系统是飞船返回阶段的重要气动力减速装置,它可以将进入大气层的飞船返回舱从高铁速度降到普通人慢跑的速度。系统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是目前我国航天器回收降落伞中结构最庞大和最复杂的系统。其中主伞1200平方米,能铺满一个足球场。其次是着陆缓冲技术提升乘坐舒适度。经过与空气的“软”摩擦之后,飞船返回舱进入着陆缓冲环节,这最后一步是硬碰硬的撞击。为了让飞船在“落脚”的一瞬依然保持航天员良好的乘坐体验,研究人员将着陆缓冲技术应用于神舟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缓冲系统,从而实现返回舱“软着陆”。

【链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计划于4月中下旬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据介绍,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

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

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

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

能力,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

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随着明年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空,“太空加油”技术将正式应用,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提供和补充源源不断的动力能源。天宫二号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已是小型空间站的雏形,相较于天宫一号,有着诸多创新,主要改进之一就是增加了推进剂在轨补加功能。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具备太空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实验室,并将首次进行推进剂太空补加技术试验,为后续空间站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1.为了保证和天宫二号的顺利对接并能让飞船在太空中安全飞行,设计者们在神舟十号的基础上对神舟十一号飞船作了哪些调整和改进?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研究人员为轨道舱设计了一套厚度大约2厘米的外衣,能高效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之间的换热。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结合链接材料,说说天舟一号和神舟十一号相比,在技术、功能等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