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言“五月天山雪”,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

B.颔联中诗人“闻折柳”,包含着一种高昂壮阔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

C.“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颈联写的正是这种情况。

D.尾联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辛、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如这首诗首句中的“天山雪”。

八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