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徙为上郡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匈奴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晋书.郭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B.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C.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D.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2.下列对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从:率领。

B. 惜乎,子不遇时                  遇:碰上。

C.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军:军队。

D.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及:赶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广善于骑射,英勇善战。从军之始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骑射本领,被任命为汉朝廷的中郎将。

B. 李广治军严明,足智多谋。他从担任上郡太守镇守边境,匈奴都被畏惧李广,不敢踏入边境一步。

C. 李广体恤士卒,同甘共苦。当遇到缺粮断水的时候,他绝不会比士兵先喝一口水,先吃一口饭。

D. 李广廉洁正直,深受爱戴。得到赏赐就会分给部下,身居高位多年,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