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乡下来的奶奶

①奶奶从遥远的乡下来到我家,她脑后盘着一个发髻,身穿一件沾满了尘土的蓝布衣,脚踏一双洗得发白的黑布鞋。这位奶奶当然不是我的亲奶奶,她是在我爷爷去世后,我奶奶请她来我家帮忙干活的。这位奶奶人好心善,我爸爸是她带大的,所以我爸爸也尊称她为“妈妈”。也许因为她不是爸爸的亲妈妈,与我并无血yuán关系,所以我不屑也不愿理睬“土”气十足的她。然而爸爸妈妈却对她极为敬重,坚持要她在我们家安心养老。

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节已进入了深秋。那天天气骤冷,还下起了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空气里透着刺骨的寒意,坐在教室里的我冷得直打颤。这时,一位同学跑来告诉我,一位老婆婆为我送伞来了。我的心陡然一沉,悄悄地奔出了教室。

③我曾经委婉地对她说过,没事就别来学校找我,我害怕她的那般装束会引来这些城里孩子无情的嘲笑和蔑视的目光。一想到那令人尴尬的情景,我顿感不寒而栗。全身不自在的奶奶正站在一堵墙前,她的身形就像干枯的小树在风中摇曳,阵阵干咳的声音不时从狭长的走廊传入我的耳际。我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④奶奶一瞧见我,两眼一亮,原来盈满焦急之情的脸,立刻荡起了笑意,“孩子,天冷了,我怕你着凉,给你拿来了伞和衣服。”说着便把伞和藏在怀里的衣服递给我。“好了,快上课了,我该回教室了,你也快回去吧!”我说。

⑤“嗯……”奶奶的声音有点干涩和迟缓,一阵风吹过,她裹了裹上衣,孱弱的身躯在风中颤抖。

⑥“孩子,先把衣服添上吧,别感冒了,还有……”。

⑦“别啰嗦了,我知道了!”我嗔怪着。

⑧她一时愣了,她万万没想到满腔的热情却换来了一张冷若冰霜的脸。说话间,我忽然发现她额前的头发是散乱的,而且还滴着水,身后的衣裳已被雨水打湿了,紧贴着在背上,我霎时明白,其实此刻的她应该比我更冷……

⑨那蜡黄的脸掠过的一丝失望和伤感更是深深地震撼着我,使我不知所措……我意识到,她这么大年纪,大半辈子的劳苦,大半辈子的沧桑,如今竟连对孙女的关怀也不被理解和接受,这是多么令人痛苦啊!

⑩曾听爸爸说,当年因为爷爷早逝,奶奶便请她来帮忙打点一切。她也是早年丧夫,无儿无女,便任劳任怨地为我们家干了一辈子活。养鸡、养鸭、种地、照顾孩子,她无所不能,一切都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家也由原来的拮据到后来竟逐渐宽裕。她,就像一只蚕,为我们家吐着绵绵的丝;更像一盏灯,默默地放射出全部的光芒,直到老得不能拿起一样活。

⑪现在,她又把那伟大的爱延续到我身上,而我那苍白的虚荣心却使我看不见她对我的爱。我抚摸着怀里仍带着她余温的衣服,一股揪心的愧疚袭上心头,鼻子一酸,双眼不由得模糊了……

⑫泪眼朦胧中,奶奶已默默地走进了雨中。秋风飒飒,掀动着她的散发,阵阵咳嗽声,回荡在茫茫的雨里……秋雨就如绢丝一般,又轻又细,无声无息,那么滋润,那么温柔。深深的愧疚,再一次使我的泪水涌出,扑簌簌地滴落下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也许因为她不是爸爸的亲妈妈,与我并无血yuán关系 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我的心陡然一沉,悄悄地奔出了教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⑪段“我抚摸着怀里仍带着余温的衣服,一股揪心的愧疚袭上心头,鼻子一酸,双眼不由得模糊了”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呼应。从“带着余温的衣服”中可读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我”对“奶奶”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

“不屑也不愿理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所措”—→____________

5.以下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起初不屑理睬奶奶是因为她土里土气会让我被人嘲笑。

B.我起初不屑理睬奶奶的根本原因是她与我并无亲属关系。

C.我最后感到愧疚是因为我意识到了奶奶对我的那份关爱。

D.我最后感到愧疚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