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作家刘鹗创作的小说《老残游记》,共20回。1903年,该小说在报刊上被陆续发表,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该书第一回为全书总纲。它以一艘颠簸于洪波巨浪上且破烂不塔的大船象征岌岌可危的中国。船上的人分为三类,一类为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人,暗喻上层统治集团,他们毛手毛脚,“把这船就弄得狼狈不堪”;二为鼓动乘客的造反者,象征革命派,他们被丑诋为“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势必使大船倾覆沉没;三为“下等水手”影射当时的中下层官吏,他们为非作歹,逵成一个“民困思乱”的危局。为扶危济弱,老残送来一个“最准”的外国罗盘,以能够找正航向,却被“下等水手”和煸惑造反的人同﹣一声斥为“汉奷”而被驱逐下船。

——摘编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三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囯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根据材料一,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从材料总纲中提取一个信息,然后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

(3)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三提出的经济主张。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