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为:          )

⑵解狐非子之仇邪(仇:          )

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善:          )

⑷外举不避仇(举:                 )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其谁可而为之

B.非问臣之仇也

C.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

D.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取后一“之”)

3.判断下列理解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A.“遂用之”,是说解狐被祁黄羊任用做县令。(   )

B.“居有间”是说祁黄羊与晋平公居住了一段时间。(   )

C.“祁黄羊之论”指的是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他的儿子作“尉”所说的一番话。(   )

D.孔子称赞“祁黄羊可谓公矣”的原因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

4.与“其谁可而为之?”语气相同的一句是(  )

A.解狐非子之仇邪?

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⑵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6.对《去私》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B.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C.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

D.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善于听取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优秀品质。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