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隆中对》、《后出师表》对比阅读(15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节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此人可见  (          )   ②欲大义于天下 (         )

不伐贼(         )       ④不甘味   (         )

2.对“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

C.同“怎么”,疑问代词      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3.翻译句子。(4分)

将军宜枉驾顾之。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4.乙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5.白居易曾有诗云:“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对于诸葛亮效忠刘氏的情结作了高度评价,你是如何理解他与刘备父子之间感情的?试做分析。(3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