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再别康桥》,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

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

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

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3.第一节诗中用了三个“轻轻的”,从修辞角度讲,可以看作是什么修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