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10分)

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②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③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⑤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

【注释】①刘蓉,清代文学家。②养晦堂:刘蓉书斋名。③浸淫:渐渐扩展。

④蹶然:猛然。 ⑤窒:阻碍。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辄起绕室以(来回踱步)

B.每履之,足苦焉(绊倒、跌倒)

C.父来室中,而笑曰(回头看)

D.足之平地(鞋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后 蓉 复 履 其 地 蹶 然 以 惊 如 土 忽 隆 起 者

4.作者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3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