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为即无意志

——意志哲学视角下老子道性理解

李健

①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道是无为的。历代对于无为的解释比较丰富,王弼注认为 无为即“顺自然也”,河上公注认为无为即“不造作”,当代学者有的认为无为即“不妄为”,有的认为是“不人为”。这些解释都是相通的,即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

②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欲望的彰显是意志的彰显,是一种危险。统治者的贪欲是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统治者对外在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需与人相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提出“无欲”是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在实践层面,老子其实并非主张“无欲”之禁欲主义,而是主张“少私寡欲”。

③道的无为表现为道隐而不显,即“道隐无名”。由于道不显现,故人对道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形无象、隐而不显的,而万物是有形有象,是显现的,道可以说是万物的奥秘。道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道亦不主动地显示于人,道只能靠人去用心体悟,这种体悟需要静穆、靜观

④道的无为表现为道无情。道无情,不分亲疏,“天道无亲”,“大道无情”,天地和圣人也无情,不分亲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当社会开始讲感情讲仁义时,是社会背离了大道的结果。所以老子主张“绝仁弃义”。

⑤道的无为表现为道不干预、主宰万物。道虽然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道并不干预、主宰万物作为最完满的统治者——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也不采取干预和主宰,人民仅仅知道圣人的存在,而不知其作为,圣人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敢发端自己的意志,“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不干预,不发端自己的意志,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化和自由,“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⑥道的无为,即道“顺自然”“不造作”“不妄为”“不人为”。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无为的具体表现是无欲,比如,道隐而不显,道无情,道不干预、主宰万物因而,笔者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老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

⑦无意志,具体是无生命意志和权力意志。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主张顺生死、不妄求“长生不死”;在社会论方面,老子主张自发秩序、反对丛林法则的权力控制。而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定,即有欲求,“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一般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就是这种欲求”。老子反对“为”,即反对有意志意志。是一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欲。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

(《名作欣赏》2016年8月第22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而无欲又是无为的具体体现,因而他本人也遵循无为的原则,在实践中追求一种无欲无为的境界。

B. 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欲望的彰显是意志的彰显,是一种危险。老子提出“无欲”是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

C. 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不妄求“长生不死”,即无生命意志;在社会论方面,老子反对丛林法则的权力控制,即无权力意志。

D. 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定,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无欲是无 的具体体现,所以说老子的道是无为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王弼、河上公、当代学者对无为的理解虽不完全相同,但都证明了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

B. 统治者的贪欲会使社会产生危机,所以当统治者对外在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需与人相争,自然就体现了无为而治。

C.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是无形无象、隐而不显的,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

D. 引用“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是为了阐释意志是一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认为,只有当社会不讲感情不讲仁义时,才能体现“天道无亲”,“大道无情”的道无情,才能实现道无为。

B. 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不干预不主宰,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发端自己的意志,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化和自由。

C. 欲望是意志的彰显,有欲望就会影响事物背离其本然的状态,无欲便可无为,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

D. 意志是一种欲求,有意志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老子反对“为”,即反对有意志。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