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米仓。),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死国可乎(________)   诣太守(___________)     便要还家(__________)

鸢飞戾天(_________)   恂恂而起(__________)   一日不再食则饥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