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们常常都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代表和旗帜。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开展以“解读伟人,感悟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

材料一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

“文革”十年间,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全国大批企业停产,人民生活下降。“文革”后,“左”的措施仍然存在,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列宁、罗斯福、邓小平面临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方法”、罗斯福的“试验”、邓小平的“改革”各有何特点?他们所实行的三种不同政策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从以上探究中,你得到哪些认识或启示?

【看风云人物,悟伟人精神】

材料四

罗斯福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简单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材料五

邓小平曾经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奖牌。”

(4)从上述两位伟人的经历与话语中,你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