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甲】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选自《治水必躬亲》)

【乙】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②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吴人种菱,春辄芟③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④。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备注:①堰:堤坝。②葑(fèng):茭白根。③芟(shān):割除。 ④役者:民工。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昔海忠介治河 ________       (2)远嫌而避怨   _________

(3)为民大患    _________       (4)以通行者     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水利不兴       水波不兴   B. 好逸而恶劳       敏而好学

C. 以余力复完六井   余闻而愈悲   D. 收其利以备修湖    众妙毕备

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轼 见 茅 山 一 河 专 受 江 潮 盐 桥 一 河 专 受 湖 水 遂 浚 二 河 以 通 漕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2)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5.根据【甲】【乙】两文分别概括海瑞和苏轼的性格特点。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