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材料二    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

材料三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并据材料一、三,指出孔子和唐太宗提出或实行其治国理念的根本目的。(3分)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2分)

高三历史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