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20分)

苏轼治西湖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

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注]①浚:疏浚    ②堰:堤坝    ③芟(shān)删除杂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民于水(充足)             B.为民大(担忧)

C.以为湖水畜泄之(分隔)       D.杭人为“苏公堤”(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民殷富   夫不能游堕事     B.植芙蓉、杨柳上  喜洋洋者矣

C.以力复完六井   之游将自此始D.民大患   卷石底以出,坻,为屿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2)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4.苏轼在杭州治水功绩卓著,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