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①雁门,备匈奴,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城,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葸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葸。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代:地名。②莫府:“莫”通“幕”;幕府,将帅在外的营帐,即为处理军政事务的衙署。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赵王李牧,李牧如故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B.出战,不利,失亡多       范增目项王

C.便宜置吏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王翦急击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李牧用兵之道的一组是(    )

①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       ②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③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④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⑤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⑥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使边防得以巩固。

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

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审时度势,排除干扰,从军事上和物质上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D.李牧的战略战术,在思想上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

4.对下列语句进行翻译。(14分)

(1)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4分)

(2)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4分)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分)

(4)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