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

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

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

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激烈论争”出现的背景。这种“激烈论争”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孔子的学说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