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久之,为捕者所获,数受笞④有司。贼号曰:“小人有母无食,以至此也!”人且恨且怜之。一日母死,先三日廉知⑤邻寺一棺寄庑⑥下。是日,召党具酒食,邀寺中老阇黎⑦痛饮。伺其醉,舁⑧棺中野,负其母尸葬也。反,阇黎尚酣卧也。贼大叫叩头求免,阇黎惊,不知所谓,起视庑下物,亡矣。亡何⑩,强释之,厥后不复作贼。

(选自《虞初新志》)

(注)①如皋:地名。②为:被。③数:数次,屡次。④笞:用鞭杖或竹板打。⑤廉知:查知。⑥庑:堂下周围的走廊。⑦阇黎(shé lí):僧人。⑧舁(yú):抬。⑨比:等到。⑩亡何:不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妇拍而呜之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

B. 召党具酒食   问所从来,具答之

C. 会宾客大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 人且恨且怜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用“而已”“齐发”等词,很好地表现艺人所用道具有限而模拟的声音众多的特点。

B. (乙)文画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应为“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

C. (甲)文中提到的“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D. (甲)(乙)两文都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由清代张潮编辑。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

A. (甲)文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B. (乙)文“亡矣”“亡何”中“亡”的意思相同。

C. (乙)文中“贼”的经历启示我们:盗贼也有孝心,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走上歧途,如果给他们一些宽容,他们也许会改过自新。

D. (甲)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直接或间接写出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比反,阇黎尚酣卧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