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苦痛者的天籁

①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我有点讨厌父亲,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婆的鱼呢? 我问蔡婆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鱼,每天晚上敲我的门。父亲真没出息。

②父亲在镇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但父亲很少上白班。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③父亲说,蔡婆婆不容易。蔡婆婆那个做生意的丈夫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扔下三个孩子跑了。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婆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嘟——,嘟嘟——”“舅奶,睡了没有?”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婆还没睡。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听着屋里的蔡婆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④我问父亲,为什么要去敲蔡婆婆的门,是想白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我已经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经地喊。

⑤父亲依旧每晚去敲她的门,蔡婆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

⑥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婆也不养鱼了。混得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进了城里,让她去安享清福。有一次,我和父亲谈起了蔡婆婆,谈起了那些年的事。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⑦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时候,难产死的。你爷爷受不了这个打击,想不开,几次想寻短见。村里有一个叫杨有贵的人,就经常来劝他,说,为了孩子们,你也得活下去啊。但你爷爷还是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杨有贵都要来咱家坐坐,或者拉家常,或者聊东说西。即便真的没话说了,也要干坐着,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⑧你爷爷后来说,如果没有杨有贵这个人,如果没有他每晚来陪着坐一阵子,也许,咱们家就没有今天。所以,你爷爷临去世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伸出手来可以扶人,拿出钱来可以帮人,人在遭难的时候,就是有人陪着说说话,也是能救人的。

⑨爸爸深深记住了爷爷说的这句话。那几年,蔡婆婆不容易,爸爸想帮帮她。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门,就是想让她知道,                               。

⑩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门声,对蔡婆婆来说,不仅是温暖的,而且那也是敲响在她苦痛心灵里的天籁之音啊!其实,这个世界还有更多不愁吃穿却心底痛苦的人。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唠唠嗑、说说话的人。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嘟嘟”的敲门声,也是好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美妙的天籁。

1.“我”对父亲为何总去敲蔡婆的门这一举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内容梳理这一认识过程,完成下面的内容。

刚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了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毕业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推测一下,作者在这个句子里可能会强调哪几个词语,为什么?

3.根据全文内容及主旨,补写出倒数第二段中省略的句子。

4.文中父亲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5.“天籁”本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等,选文标题“苦痛者的天籁”该怎样理解?并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这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美妙的天籁”。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